[实用新型]用于测试焊接发尘量的烟尘收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1735.1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9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军;冯灵芝;李桓;高书俊;张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叶青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焊接 发尘量 烟尘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焊接工艺性研究的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弧自动焊焊接工艺性研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弧焊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焊接方法,其中的气体保护焊大都采用自动焊或半自动焊工艺来应用。近年来,自动焊工艺应用越来越广,与此同时,以焊条电弧焊为代表的非自动焊工艺应用比例大大减小,因此技术人员更加注重对自动焊工艺的研究。
在金属材料电弧焊焊接工艺过程中会产生焊接烟尘,焊接产生烟尘的性质是焊接工艺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研究不同焊接方法、不同参数下产生的焊接烟尘能够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和改进。以往关于焊接烟尘的研究以及制定的标准主要侧重于非自动焊方面,是以焊条电弧焊为基础的;并且在测试焊接发尘量时,由于焊接过程需要人工操作,其中电弧电压、电弧电流、焊丝伸出长度等焊接参数难免会在不同程度上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继而也就会对焊接发尘量产生影响。
电弧自动焊包括埋弧自动焊、自动TIG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国际焊接学会IIW规定的缩写为GMAW)、药芯焊丝电弧焊(国际焊接学会IIW规定的缩写为FCAW)等工艺,其中前两种工艺焊接发尘量很小。因此,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弧自动焊特指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和药芯焊丝电弧焊两种工艺,以下分别简写为GMAW和FCAW。
发尘量测试的关键在于解决焊接烟尘的收集问题。焊接过程中烟尘的扩散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焊接烟尘在电弧高温下产生,同时电弧周围的气体膨胀而载着烟尘粒子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周围气体的不断卷入以及电弧的冲击作用形成各种涡旋运动即湍流运动。因此,焊接烟尘由连续孤立的烟团所组成,扩散速度较快,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呈发散状态的喇叭口形,所以为了有效收集烟尘就要采取合适的收集方法。
烟尘收集方式主要有抽气泵抽取和焊接后自然沉积收集两种方法。常用的焊接烟尘收集标准主要有:(1)日本根据国际化标准组织ISO/FDIS 15011-1修订的日本工业标准JISZ 3930:2001 Determination of emission rate of particulate fume in arc welding;(2)国标GB1225-76;(3)中国机械行业标准“电焊条焊接工艺性能评定方法”JB/T8423-1996。这些标准都采用了人工焊接操作,抽气泵抽取收集的方式进行焊接烟尘的测试,焊接过程需人工控制焊接材料的填充。即使是GMAW和FCAW工艺目前也都采用半自动焊方式进行测试,同样需要人工焊接操作,焊接参数的稳定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自动焊提高电弧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实现在收集箱内自然沉积后收集烟尘,使焊接烟尘的收集更准确的用于测试焊接发尘量的烟尘收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测试焊接发尘量的烟尘收集装置,包括设置有箱门的烟尘收集箱,所述烟尘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滤膜,底部设置于底座上,所述烟尘收集箱的箱壁上对称地穿接有固定于所述底座且内端设置有顶锥的左轴和右轴,所述左轴外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动机,所述右轴外端连接有手轮;所述烟尘收集箱内部设置有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于底座的横导柱,所述横导柱的另一端通过移动副连接有底部设置夹持装置的竖导柱。
所述烟尘收集箱的箱体与滤膜、箱体与左轴、箱体与右轴、箱体与横导柱以及箱体与焊枪后拖电缆线之间均通过胶套密封;所述箱体与箱门之间通过胶条密封。
所述烟尘收集箱的箱体内部的底面空置。
所述滤膜的孔径小于等于0.1微米。
所述烟尘收集箱上部设置有观察窗。
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左轴的左支架和用于固定右轴的右支架。
所述烟尘收集箱的箱体由相对磁导率小于2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将电弧自动焊和焊接烟尘收集巧妙结合,能够进行具有自动送丝功能的电弧焊工艺(GMAW和FCAW)的烟尘收集,其焊接过程的所有参数全部自动控制,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继而有利于焊接烟尘的收集和焊接发尘量的准确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17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