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中的溢流卸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1501.7 | 申请日: | 200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明;阴程飞;李平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08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管 混凝土 施工 中的 溢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中的溢流卸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建设中,特别是在大型工业厂房建设中,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管柱混凝土柱结构代替传统的钢柱结构,钢管柱混凝土结构与钢柱结构相比,在保持自重相近和承载力相同的条件下,大幅节约了钢材,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钢管柱混凝土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在保持钢材用量相近或承载力相同的条件下,空间占用少、自身重量轻,有效减小施工用地,并且能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可缩短施工工期。目前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中,钢管柱顶端设置有排气孔,用于卸压和观察混凝土是否灌注到位,这种方式难以控制混凝土的灌注程度,如果灌注不到位,需要二次灌注,即浪费原材料以及人工,混凝土又不密实,如果混凝土一次灌注到位,混凝土将会通过排气孔溢出,污染钢管柱,人工清理,费时费力,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中的溢流卸压装置,该装置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混凝土灌注容易控制,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中的溢流卸压装置,包括钢管柱及与钢管柱上面安装的一直管,其将直管自与钢管柱的连接部位始分别同平面向下弯曲两个α度,60≤α≤90,在管口端固装一软管。
而且,所述的软管用钢丝绳和钢筋箍绑扎在右端管口下端。
而且,所述直管与钢管柱的连接为法兰连接。
而且,所述的软管为塑料软管。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用于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中的溢流卸压装置其将直管自与钢管柱的连接部位始分别同平面向下弯曲两个α度,60≤α≤90,在管口端固装一软管,该装置在顶升混凝土时当软管里泵出两次混凝土时,即顶升施工完毕,容易观察控制混凝土的灌注,而且泵出的混凝土不会直接留在钢管柱上,减少了清理钢管柱的时间,能够使混凝土一次灌注到位,保障了混凝土整体的密实度。
2、本用于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中的溢流卸压装置的直管与钢管柱的连接为法兰连接,软管采用塑料软管,原材料来源广泛,法兰连接可以方便施工时本装置的装卸,本装置可以重复利用。
3、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混凝土灌注容易控制,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省时省力,是一种制作简单的用于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中的溢流卸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钢管柱上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用于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中的溢流卸压装置,包括钢管柱1及与钢管柱上面安装的一直管5,直管与钢管柱的连接采用法兰4连接,法兰之间安装有橡胶垫圈2,该直管自与钢管柱的出气口3部位始分别同平面向下弯曲两个α度,60≤α≤90,本实施例附图所示的两个α各为90度,在管口端固装一软管8,软管用钢丝绳6和钢筋箍7绑扎在右端管口下端,软管为塑料软管。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直管通过法兰与钢管柱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设置在钢管柱的外边,当进行顶升混凝土时,观察本实用新型上的塑料软管,当塑料软管里泵出两次混凝土时,即顶升混凝土施工完毕。在顶升混凝土的过程中,本装置起到卸压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1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