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简易收折的收纳提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1335.0 | 申请日: | 200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0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灿 |
主分类号: | A45C7/00 | 分类号: | A45C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收纳居家或个人物品的可简易收折的收纳提袋。
背景技术
在居家空间不大的都会区,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或多或少的个人衣物、书报、杂志等物品需要做巧妙的收纳。所述传统的收纳箱大多采用塑胶材料一体成型制造,因此体积较大且固定,在不使用时无法将其收折成较小的体积,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效率;有些收纳箱则采用木质或其它材料制造,然而,除了材料的差异外,该收纳箱无法改变的体积以及过于占用空间的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基于个人物品分开收纳的习惯,一个家庭所要准备的收纳箱愈多,所占用的空间即愈大。
近来固然已有可收合的收纳箱问市,但均因为结构设计上的因素,致使在收合后仍然无法达到扁平的要求,不仅收合后的外观不佳,且收藏存放时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简易收折的收纳提袋,该收纳提袋在不使用时,可以很方便地收合成扁平状,且构成该收纳提袋的结构十分精简且符合收纳多样物品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由一袋体与数个底部元件及支撑元件组构而成,该等底部元件与支撑元件做为软质袋体的骨架而能将袋体撑张成为收纳提袋,在不使用时,则能方便地将袋体收折成为扁平状,以便于收藏或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包括数个底部元件与数个支撑元件,该等底部元件彼此分离地设于相对称位置而做为一袋体的底部,该等支撑元件彼此分离地设于相对称位置而用来支撑一袋体的侧壁;所述袋体为软质可折叠并在上方具有一袋口,该袋体与所述底部元件及支撑元件结合,使得其中两支撑元件上端分别被固定于袋口的对称两侧,所述底部元件相对展开或收合时,可将袋体的底部撑开或收折;所述支撑元件相对展开或收合时,则可将袋口撑开或收折;所述袋口的对称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以相互黏合或吸附的固定元件,借以在袋体收折时利用该固定元件彼此结合固定。
做为较佳的选择,本实用新型做为袋体底部的第一底部元件与第二底部元件可以是由板体所成型的底板,也可以是由条状杆件弯曲成型的底部骨架。
做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包含一第三支撑元件,该第三支撑元件与前述第一支撑元件、第二支撑元件、第一底部元件及第二底部元件彼此分离,用以支撑前述袋体的侧壁;所述第三支撑元件可以选择结合有一面材,借由该面材将所述袋体内部区隔出二个内空间,也可以选择不在第三支撑元件结合一面材,让袋体仅具有一内空间。
做为较佳的选择,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第三支撑元件所结合的面材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可和前述第一固定元件或第二固定元件结合的另外第二固定元件或第一固定元件,使得袋体在收合后,能借由第一固定元件与第二固定元件彼此结合固定。
做为一种选择,前述的固定元件组件可以是能彼此黏着的黏扣带,也可以分别具备不同极性而能相互吸附的磁铁。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所述第三支撑元件的上方设置一提带,以方便将整个袋体提起、收合。
做为另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袋体结合一第一支撑元件、一第二支撑元件、一第三支撑元件与一第四支撑元件,并与前述第一底部元件及第二底部元件彼此分离,以共同支撑前述袋体;所述第三支撑元件与第四支撑元件可以分别结合一面材,借由该两面材将所述袋体内部区隔出三个内空间,或是不在第三支撑元件与第四支撑元件结合面材,让袋体仅具备一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收纳提袋在不使用时,可以很方便地收合成扁平状,且构成该收纳提袋的结构十分精简且符合收纳多样物品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以两底板做为底部元件,以及两支撑骨架做为支撑元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以两底部骨架做为底部元件,以及两支撑骨架做为支撑元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将袋体结合两底部元件与两支撑元件,以构成一收纳提袋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包含两底板与两支撑骨架的结构收合时的结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了两底部元件与两支撑元件的袋体收合状态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以两底部元件,以及三支撑骨架做为支撑元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两底部元件与三支撑元件结合袋体,以构成一收纳提袋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收纳提袋初步收合状态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收纳提袋被进一步完全收合成扁平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灿,未经王文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1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样车试制用快速成型模具
- 下一篇:电子式纤维须条均匀度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