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磷化物检测的前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0872.3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勇;高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叶青 |
地址: | 3000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磷化 检测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磷化物检测的前处理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过将磷元素提取到液体之中以测定磷化物含量的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磷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杀鼠杀虫剂,若人误服后,它会在胃酸作用下产生毒性很强的磷化氢气体而使人畜中毒,因此,磷化物是粮食卫生的必检指标之一。
目前的测定方法主要采用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6-2003)——钼兰法。这种方法虽然很灵敏,但前处理时间较长,大约需要3小时;且操作繁琐,使用的试验器皿也比较多;另外样品回收率低,实验显示其回收率小于70%。
钼兰法磷化物前处理装置的设计原理是:磷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分解放出磷化氢,磷化氢被高锰酸钾氧化成磷酸,磷酸与钼酸铵作用生成磷钼酸铵,再与还原剂反应生成兰色化合物,呈色深浅与磷化物含量成正比。如图1所示,国家标准方法即钼兰法磷化物前处理的具体步骤为:于三个串联的气体吸收管中各加5mL高锰酸钾溶液(3.3g/L)和1mL硫酸(1+17),二氧化碳发生瓶中装大理石碎块,从分液漏斗1中加适量的盐酸(1+1),作为二氧化碳发生器,二氧化碳气体顺序经装有饱和硝酸汞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饱和硫酸肼溶液的洗气瓶洗涤后,进入反应瓶中。预先通二氧化碳5min,打开反应瓶的塞子,迅速投入称好的50g样品,立即塞好瓶塞,加大抽气速度使分液漏斗6中的5mL硫酸(1+17)和80mL水加至反应瓶中,然后减慢抽气和二氧化碳气流速度,将放置反应瓶的水浴加热至沸半小时,并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完毕后,先除去气体吸收管进气的一端,再除去抽气管的一端,取下三个气体吸收管,分别滴加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合并吸收管中的溶液至50mL比色管中,气体吸收管用少量水洗涤,洗液并入比色管中,加4.4mL硫酸(1+5),2.5mL钼酸铵溶液(50g/L),混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操作过程,缩短提取时间,并且携带方便,尤其适合现场检测的用于磷化物检测的前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磷化物检测的前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的反应瓶和设置于水浴中且串联连接的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所述反应瓶和所述第一吸收管通过导气弯管连通。
所述第一吸收管通过乳胶管和导气弯管与第二吸收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的使用仪器数量少,操作简单,使用本装置可以大大简化前处理操作过程,缩短提取时间,时间由以往的3小时缩短为0.4小时左右。
(2)使用本装置进行磷化物的前处理,回收率有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其回收率为85%-95%。
(3)本装置体积小,携带方便,非常适合在现场对磷化物测定进行前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国家标准方法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反应瓶——1 胶塞——2 导气弯管——3
胶塞——4 乳胶管——5 导气弯管——6
水浴杯——7 第二吸收管——8 第一吸收管——9
可调式酒精炉——10 酒精炉支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磷化物检测的前处理装置,包括一个作为反应瓶1的锥形瓶,所述反应瓶1底部设置有酒精炉支架11,所述酒精炉支架11下面放置可调式酒精炉10,所述可调式酒精炉10作为加热装置,对反应瓶1中的物质进行加热和温度控制。
所述反应瓶1串联连接有第一吸收管9和第二吸收管8。所述反应瓶1瓶口设置有胶塞2,所述第一吸收管9管口设置有胶塞4,所述反应瓶1和所述第一吸收管9通过导气弯管3连通,所述导气弯管3的两个端头分别插入到胶塞2和胶塞4中固定。所述第一吸收管9管口设置胶塞4,还为了达到使其中完全未吸收的磷化氢气体充分进入第二吸收管8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0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