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健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9278.2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5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田欣民;王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19/02 | 分类号: | A63B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健身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于使用中产生影像而达到互动效果的健身装置。
背景技术
健身运动已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日常活动,而对应不同的健身运动可使用不同的健身器材,例如锻炼臂力的哑铃,锻炼腰部的呼拉圈等。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已知呼拉圈1的示意图。呼拉圈1利用一环形体,使用者摇晃呼拉圈1转动,达到腰部锻炼的效果。而呼拉圈1并可具有多个凸部11,因此当使用者摇晃呼拉圈1转动时,这些凸部11即可刺激使用者的腰部,进一步达到腰部锻炼的效果。
但,已知呼拉圈1在使用时,并不会产生其它特殊的视觉效果,因此使用时较为单调。再者,使用者常因施力错误而无法有效地使呼拉圈1在腰部转动,也因此常让使用者却步,因而降低呼拉圈1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使用时具有不同视觉效果,且易于使用的健身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健身装置包括环形管体、至少一个配重元件以及至少一个发光元件。配重元件设置在环形管体内,发光元件设置在配重元件上,其中配重元件及设置于其上的发光元件沿环形管体运动而产生影像。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环形管体至少部分透光。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健身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环形管体连接固定组件,并利用固定组件固定于使用者身上。环形管体黏合、卡合、嵌合或扣合连接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环状体、伸缩架、弹性套、黏贴件或扣具或其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健身装置还包括光栅元件及图案元件。光栅元件及图案元件皆固定在环形管体内,图案元件并与光栅元件对应设置。另外,光栅元件也可与配重元件及发光元件沿环形管体运动内,图案元件固定在环形管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健身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感测元件设置在环形管体内,以感测发光元件沿着环形管体运动至特定位置并使发光元件发光。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健身装置为呼拉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健身装置设置配重元件在环形管体内,利用配重元件沿环形管体运动可产生转动惯量,让使用者可轻易的让本实用新型的健身装置转动,以达到健身的效果。而配重元件上设置发光元件,当配重元件运动时,可产生不同的影像变化,以呈现特殊的视觉效果。再者,若配合光栅元件及图案元件,则还可在配重元件转动时,产生动画的视觉效果。另外,若配合固定组件,则可让使用者直接穿戴健身装置,利用配重元件沿环形管体运动产生的转动惯量作为负载,也可达到健身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呼拉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健身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创作较佳实施例的健身装置的另一态样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健身装置另一态样的剖面图;
图4B为如图4A的健身装置的应用状态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健身装置另一态样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健身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健身装置2的示意图。健身装置2例如是一呼拉圈,其包括一环形管体21、至少一配重元件22以及至少一发光元件23。在此,以多个发光元件23设置在一配重元件22上作说明,其非限制性。
环形管体21的材料、管径及内径D大小非限制性,例如若健身装置2应用在手腕、手臂或大腿等部位,则环形管体21的内径D可较小。若健身装置2应用在腰部,则环形管体21的内径D可较大。再者,环形管体2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圆形、方形、矩形或其它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都可,在此以圆形为例,其非限制性,而环形管体21可至少部分透光。
另外,环形管体2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或者是由至少二个子管体结合而成,在此不予以限制。其中,若环形管体21是一体成型的,则可先一体成型两端是断开的环形管体21,并将配重元件22及发光元件23置入环形管体21后,再把环形管体21的两端例如以粘合或胶合等方式接合。上述制作方式仅为举例性非限制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9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持拍类体育运动臂力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带储能装置的半转平板船舶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