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双极自动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8413.1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9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伊万·帕莱亚里;安德烈亚·维拉尼;马泰奥·基亚拉瓦利;马可·蒂内利;托马索·阿巴蒂斯塔;阿尔贝托·安东尼亚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08;H01H71/10;H01H73/04;H01H8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黄霖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自动 断路器 | ||
1.一种低压双极自动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10),所述壳体容置:
-第一极(20),所述第一极包括能够彼此耦合/解耦的第一触点(21)和第二触点(22)、用于和与所述断路器(1)关联的电路进行输入和输出连接的第一端子(90)和第二端子(91)、以及位于与所述断路器(1)关联的所述电路上的、应对故障的至少一个电气保护设备;
-第二中性极(30),所述第二中性极包括能够彼此耦合/解耦的第三触点(31)和第四触点(32)、以及用于和与所述断路器(1)关联的所述电路进行输入和输出连接的第三端子(92)和第四端子(93);
-闭合/断开运动机构(40),所述闭合/断开运动机构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第一极(20)和所述第二中性极(30),以执行所述第一触点(21)与所述第二触点(22)以及所述第三触点(31)与所述第四触点(32)的耦合/解耦;其中,所述第一端子(90)和所述第二端子(91)分别借助于第一导体(94)和第二导体(95)电连接至所述第三触点(31)和所述第四触点(32),而所述第三端子(92)和所述第四端子(93)分别借助于第三导体(96)和第四导体(97)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20)包括第一短路保护设备(50)和第二过载保护设备(60),所述断路器(1)包括第三差动保护设备(70),所述第三差动保护设备与所述第一极(20)和所述第二中性极(30)操作性地相联、并适于对所述第一极(20)与所述第二中性极(30)之间的差动电流进行检测;
所述第一短路保护设备(50)、第二过载保护设备(60)和第三差动保护设备(70)适于在与所述断路器(1)关联的所述电路中发生相应的第一故障情况、第二故障情况或第三故障情况之后,使所述闭合/断开运动机构(40)脱扣并使所述第一触点(21)与所述第二触点(22)以及所述第三触点(31)与所述第四触点(32)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将所述闭合/断开运动机构(40)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短路保护设备(50)、第二过载保护设备(60)和第三差动保护设备(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断开运动机构(40)包括第一脱扣杆(41),所述第一脱扣杆适于使所述闭合/断开运动机构(40)脱扣,从而允许所述第一触点(21)与所述第二触点(22)以及所述第三触点(31)与所述第四触点(32)自动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装置包括第一脱扣轴(81)和第二干涉杆(82),所述第一脱扣轴将所述闭合/断开运动机构(40)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短路保护设备(50)和第二过载保护设备(60),而所述第二干涉杆将所述闭合/断开运动机构(40)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三差动保护设备(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扣轴(81)和所述第二干涉杆(82)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脱扣杆(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路保护设备(50)和第二过载保护设备(60)彼此叠置,并且布置在所述闭合/断开运动机构(40)的一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差动保护设备(70)定位成横向于所述断路器(1)的纵向轴线(100)并且邻近所述闭合/断开运动机构(40)。
9.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其宽度等于两个DIN标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公司,未经ABB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84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