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轴直驱式电动缝纫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8125.6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章生 |
主分类号: | D05B69/10 | 分类号: | D05B69/10;D05B6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32560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轴直驱式 电动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缝纫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轴直驱式电动缝纫机。
背景技术
电动缝纫机的主要运动部件,如机针、卷线车等都是通过上轴带动的,而上轴则由电机驱动。目前,上轴与电机的连接方式有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两种,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柔性连接方式,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柔性连接器14与上轴11连接,柔性连接器14由左连接爪、缓冲橡胶和右连接爪组成,这种连接方式柔性连接器的成本较高,制作工艺复杂,而且缓冲橡胶件易磨损,同时在上轴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卷线车组件12的打线轮13、支撑轴承、轴承固定套等较多部件,相对阻力增加,使电机能耗增加,机壳加工难度相对较大。图2为刚性连接方式,电机23的输出轴通过刚性连接器22与上轴21连接,这种方式对电机23的输出轴、刚性连接器22和上轴21三者的同轴度要求较高,加工难度大,安装不当会损坏电机,同时因偏心造成电机能耗较大,机体震动较大。因此,目前通过连轴器连接电机与上轴的电动缝纫机成本较高,电机能耗大、机体震动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电动缝纫机成本较高、电机能耗大、机体震动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轴直驱式电动缝纫机,包括机壳、电机、用于驱动下轴的同步带机构和卷线车组件,所述电机固定在机壳内,电机输出轴的伸出端直接连接平衡曲轴,同步带机构中的同步带轮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卷线车组件中的摩擦轮经离合机构与同步带轮的侧表面相抵。
本实用新型,电机输出轴替代缝纫机上轴直接与平衡曲轴连接,不存在轴线同心的问题,而且省去了打线轮,通过同步带轮驱动卷线车组件,简化了设计,降低成本,使电机能耗降低,装卸和维修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柔性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刚性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电机5、用于驱动下轴的同步带机构和卷线车组件3,电机5固定在机壳内,电机输出轴2为一加长轴,其左端直接连接平衡曲轴1,取代了原有的上轴,平衡曲轴1驱动机针组件运动;同步带机构中的同步带轮4固定在电机输出轴2上,并通过同步带6驱动下轴7,同步带轮4与卷线车组件3中的摩擦轮相对设置,通过卷线车组件3中原有的的离合机构使同步带轮4与摩擦轮有选择地结合,即当缝纫机正常使用时,同步带轮4与摩擦轮分离,当需要进行卷线时,扳动离合机构使同步带轮4与摩擦轮紧靠在一起,于是同步带轮4驱动卷线车组件3实现绕线功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章生,未经张章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8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