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过渡辊台的清洁密封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7554.1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2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经培;张志平;杨妮;陈光;韦艳;李成存;刘飞岸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3B18/00 | 分类号: | C03B18/00;B08B1/02;F16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诺孚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2 | 代理人: | 庞涛 |
地址: | 066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生产线 过渡 清洁 密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密封系统,特别是一种用于浮法玻璃成型室与玻璃退火窑之间连接部位清除辊子表面的锡及其他杂物,以及该连接部位对锡槽密封的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过渡辊台的清洁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过渡辊台是锡槽设备末端的延续,是生产线关键设备之一。目前下渣箱的密封和擦锡装置都为一体结构,擦锡装置有两个作用,首先是擦掉辊子上的锡和氧化锡,其次是对玻璃下表面起密封作用,保证通过的玻璃表面完好无损。在传统技术中,擦锡装置通常采用桥式结构,是靠桥对石墨的支撑,板弹簧顶住石墨实现辊子下部与辊子的紧密接触。而板弹簧在600℃温度中会逐渐产生挠度,一般为20~25mm左右;板弹簧产生挠度的原因:一是桥本身产生的挠度,二是辊子产生的挠度对桥施加的压力;由于现有的擦锡装置结构不合理,在高温下易产生塌腰现象;同时,玻璃板辊子下面的石墨刮板结构因整体调节也产生了变形,因而导致擦锡装置不能与辊子很好的进行接触,不能将辊子上的锡擦掉,也没有真正起到好的密封作用。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辊子大都采用合金辊,该辊子材料在高温下极易与SnS、SnO等亲和,腐蚀辊子表面,或在表面产生不易清掉的小疙瘩,极易导致玻璃下表面被划伤,严重影响到成型玻璃的出辊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增强辊子擦锡和锡槽密封效果的一种过渡辊台的清洁密封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过渡辊台的清洁密封系统,其位于与该过渡辊台两侧支座固接的辊子下方,它包括与辊子触接的擦锡装置、位于辊子下方的下渣箱,其特点为:所述下渣箱为开放型箱体,其内且相对于辊子下方设置有一U形组装件;该U形组装件包括有U形导轨、与U形导轨底面平行且包覆其两侧的保温墙、以及位于U形导轨和两侧保温墙底部的保温层;其中,U形导轨的长度长于所述辊子的辊体,其两端分别固接于两侧所述支座的底部;在U形导轨两端与所述支座两端的固接处分别装有由传动动力连接件连接的传动牵引轮和传动导向轮;所述擦锡装置由一呈U形状的擦锡车与密封板组成;其中,擦锡车落设于所述U形导轨内;该擦锡车的底部及两侧边分别设有导向轮,且经导向轮与所述U形导轨内侧的底面及两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擦锡车沿辊子轴向的两端分别装有牵引装置,其一端系有牵引绳,该牵引绳延伸通过所述牵引轮,穿过所述保温层与所述支座另一端的传动导向轮套接,转回与所述擦锡车的另一端连接形成回路;所述擦锡车的顶端与所述辊子下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密封板装于玻璃来的一侧的所述U形导轨的外壁上部,该密封板的上边缘与所述辊子底部的相对面处之间留有10mm~20mm的间隙。
上述的擦锡车由擦锡车筐、定位件、压力弹簧与擦锡块组成,其中,定位件固装于该擦锡车筐的底面上,压力弹簧固定于该定位件上,在所述压力弹簧的上表面固装有所述擦锡块,该擦锡块的顶端为弧形状,且与所述辊子相对的弧面紧密触接。
上述的两侧保温墙底面及U形导轨的底面相对于保温层上表面之间还间隔设有若干块固定保温材料的隔板;该隔板的长度与保温层的宽度相同,隔板宽度为900-1100mm,隔板厚度为5-6mm;若干块隔板并排设置;隔板与隔板之间的间隙为3mm-5mm。
上述的保温层沿轴向中心部位穿设有通过所述牵引绳的导孔,该导孔的形状为方形。
上述的U形导轨沿长度方向一侧的外壁上部开设有L型凹槽;密封板设有多组,且并排装于L型凹槽上;每组密封板均由调节板、压板和紧固螺钉组成;其中,调节板紧贴L型凹槽的竖向外壁上,压板贴设于该调节板的外侧中部,紧固螺钉由压板外侧的中部钉进,将压板和调节板固定于L型凹槽上;调节板的上边缘偏设于所述辊子底部的相对面处。
与L形凹槽相接的保温墙内面上相对开有与前述L形凹槽形状相同且反向相对设置的L形凹槽,其高度与所述压板的高度相同。
并排紧贴于L形凹槽竖向外壁上的调节板与相邻调节板之间的间隙为3-5mm。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辊子采用不与锡发生反应的陶瓷石英辊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制动主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玻璃器皿电热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