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碱液除油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6582.1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业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C23G1/36;C23G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不锈钢生产领域,特别是属于在清洗段中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中,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有各种不同的除油装置,但是在不锈钢退火流水线的清洗段中,使用的碱液中会出现大量的浮油,对碱液中浮油的回收既可以保持液面的干净,便于后续清洗,而且也可以对回收的浮油进行再次利用。而现有技术中,缺乏一套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包括浮油抽液器、油泵、除油回收箱,在所述除油回收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油泵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浮油抽液器和除油回收箱连接,在所述除油回收箱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浮油回收箱内分成下部相连的两个区间,在设有进油口的区间内设有浮油回收装置,在另一的区间内设有溢流口。
所述碱液除油回收装置,所述浮油抽液器包括浮球、连杆和浮板,所述浮板通过连杆与所述浮球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浮板上设有抽液孔,所述抽液孔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油泵进油口连接。
所述碱液除油回收装置,所述浮球为三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浮板的周围。
所述碱液除油回收装置,所述浮油回收装置包括开有长槽口的C形浮油回收管,在所述C形浮油回收管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通过软管与设置在浮油回收箱底部的控制阀门相连并延伸到除油回收箱外部的回收装置中,所述C形浮油回收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除油回收箱箱体连接。
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在所述C形浮油回收管为一开有细长槽口的长圆柱罐体。
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在所述C形浮油回收管的底部开有一个小孔并焊有短管,所述短管与连接软管连接。
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在两个区间内分别设有排污口。
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在所述除油回收箱上安装有盖板。
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所述的油泵为气动隔膜泵。
本实用新型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由包括浮油抽液器、油泵、除油回收箱。浮动在碱液液面的浮油抽液器,在油泵的作用下,通过抽液孔将浮油抽入除油回收箱,除油回收箱内下层无油的液体通过溢流口溢流回水池,而经过浮油回收装置将上层的浮油回收到除油回收箱外进行回收,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根据液面油层厚度多少随时进行控制和操作,使用效果好,极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浮油抽液器的主视图;
图3为浮油抽液器的俯视图;
图4为C形浮油回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包括浮油抽液器1、气动隔膜泵2、除油回收箱3,在除油回收箱3上设有盖板4,浮油抽液器1通过连接软管与气动隔膜泵2的进油口连通,气动隔膜泵2的出油口通过连接软管与除油回收箱3的进油口连通,在气动隔膜泵2的作用下,浮油抽油器1抽出的油液经过气动隔膜泵2进入除油回收箱3内,在除油回收箱3内设有挡板5,挡板5将除油回收箱3内分成两个区间6、7,在两个区间6、7内分别设有排污口12,在每个排污口外分别设有排污控制阀门。两个区间6、7的下部连通,挡板5将液面浮油档在设有浮油进油口的区间6内,下层无油的液体从挡板5的下部流入区间7,在区间7内的除油回收箱壁上设有溢流口8,在溢流口8外设有溢流控制阀门,打开溢流控制阀门,无油的液体通过溢流口8溢流回水池。在除油回收箱3内设有开有长槽口的C形浮油回收管9,C形浮油回收管9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除油回收箱3箱体连接,在C形浮油回收管9的下部连接有连接软管10,连接软管10通过设置在浮油回收箱底部的控制阀门11延伸到除油回收箱外部的废油桶中,通过废油桶回收浮油。
如图2、3所示,浮油抽液器1包括浮球13、连杆14和浮板15,浮球13为三个,均匀分布在浮板15的周围,可以使浮油抽液器1漂浮在液面上,浮板15通过连杆14与浮球13连接在一起,在浮板15上设有抽液孔16,抽液孔16通过连接软管与气动隔膜泵2的进油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业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业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6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柴油机油道布置结构
- 下一篇: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