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协调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6009.0 | 申请日: | 200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9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素梅;李文举;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宋海宁 |
地址: | 06302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协调 控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两台交流焊接电源输出相位、频率和占空比完全相同的交流协调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有色金属厚板进行焊接时,为避免焊接缺陷,工艺要求对同一熔池需要两台焊接电源同时从正反面使用交流氩弧焊实施焊接。为完成这一焊接过程,必须使两台焊接电源的输出保持相位相同,同时要求频率和占空比要完全一致,如果不能保持上述要求的条件,就会使焊接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正常焊接。
过去使用的单相晶闸管交流氩弧焊接电源,其输出为工频50Hz,可以保持相位和频率的一致;而占空比是由每台焊接电源单独控制输出,若不能保证完全一致,就会出现上述现象。
随着焊接技术的进步,在焊接要求高的场合,单相晶闸管交流氩弧焊接电源正在被IGBT逆变交直流氩弧焊接电源所取代,逆变交流氩弧焊接电源的输出频率和占空比都是可调的,因此要保证两台焊接电源的输出相位、频率和占空比完全一致就非常困难,特别是要保证两台焊接电源输出相同相位应就更加困难。所以直接使用两台逆变交流氩弧焊接电源对同一熔池施焊将导致无法正常焊接。
已知有一种简易控制方式,两台焊接电源共用其中的一台焊接电源的控制信号,将两台焊接电源中的一台作为主机,另一台作为辅机,当主机工作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辅机,从而两台焊接电源可以保持相同相位的输出。这种控制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辅机必须在主机工作以后才能接收到控制信号进行焊接,也就是说,辅机的工作受到主机的控制,当主机不工作时,辅机无法单独进行工作;主机工作后辅机可以开始工作,但主机停止工作时,辅机将被迫终止工作。这种控制在实际生产时方便性差,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因此,需要一种方法和装置,其能够实现使两台交流焊接电源输出的相位、频率和占空比完全相同,两台焊机无主从之分。并且能够在不需要两台交流焊接电源同时工作时,易于实现两台交流焊接电源中的每一台的独立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交流协调控制设备,使两台交流焊接电源输出相位、频率和占空比完全相同的交流焊接波形,保证两台交流焊接电源进行稳定的共熔池焊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交流协调控制设备,包括:控制锁定装置,与焊接电源连接,选通并锁定频率、相位、占空比基准频率控制信号和交流波形控制信号,其第一输入端与焊接电源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隔离装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其第一输出端与信号转换控制装置的第三输入端及交流波形控制装置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隔离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信号转换控制装置,对焊接电源输出波形的相位、频率和占空比控制信号进行转换,其第一输入端与焊接电源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隔离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焊接电源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隔离装置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波形控制装置,对焊接电源输出波形进行控制,其第一输入端与焊接电源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隔离装置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焊接电源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隔离装置的第三输入端连接;隔离装置,对两台交流焊接电源间控制信号进行隔离及传输,其第四输入端与另一交流协调控制设备的隔离装置的第四输出端连接,第五输入端与另一交流协调控制设备的隔离装置的第五输出端连接,第六输入端与另一交流协调控制设备的隔离装置的第六输出端连接,其第四输出端与另一交流协调控制设备的隔离装置的第四输入端连接,第五输出端与另一交流协调控制设备的隔离装置的第五输入端连接,第六输出端与另一交流协调控制设备的隔离装置的第六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控制锁定装置包括第一电子开关IC2A、第二电子开关IC2B、第三电子开关IC2C、或非门IC3B、或非门IC3C、与门IC4B、与门IC4D以及开关管Q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6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