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盾构用泡沫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4234.0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8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许永和;鲁文嘉;廖晓敏;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B01F3/04;B01F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泡沫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沫发生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土压平衡盾构中所需泡沫的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地铁、隧道等地下建筑的兴起,土压平衡盾构以其相对较低的价格,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而逐渐成为这类地下建筑施工的主流。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关键在于将开挖时切削下来的土体在压力舱内调节成“塑性流动状态”,即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从而避免土体在压力舱内产生结饼、喷涌、突水、涌砂等现象从而导致地层损伤甚至地表塌陷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为了改良土体性质以保证土体的这种“塑性流动状态”,从而控制事故发生,目前工程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向压力舱内注入泡沫材料。
要注入泡沫材料则必须采用泡沫发生装置。目前,土压平衡盾构中所需的泡沫发生系统主要依靠进口。由于成本昂贵,国内许多机构也开始研发自主产品,但目前国内的产品大多存在匹配度差、功能不够完善、结构、操作较为复杂等缺点而难以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盾构用泡沫发生装置,它可以提供大量泡沫,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能够实现泡沫剂发泡倍率可控以及泡沫孔径可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盾构用泡沫发生装置,包括:泡沫剂储配罐,空气压缩机,泡沫发生器和喷头;所述的泡沫发生器具有泡沫剂输入口、压缩空气输入口和泡沫输出口;所述的泡沫剂储配罐依次通过水泵、阀门和液体流量计与所述的泡沫剂输入口连接;所述的空气压缩机依次通过调压阀和气体流量计与所述的压缩空气输入口连接;所述的泡沫输出口与所述的喷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泡沫发生器为两层圆柱空心结构,内圆柱为压缩空气通道,外圆柱为泡沫剂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内圆柱直径为3~5cm,所述外圆柱与所述内圆柱的直径差为0.5~2cm。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空气通道底部设有一个所述的压缩空气输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泡沫剂通道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的泡沫剂输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缩空气通道侧壁装有筛滤网。较佳地,所述的筛滤网可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缩空气通道内部装有隔板。
优选地,所述的阀门为球阀。
优选地,所述的调压阀为减压阀。
优选地,所述的喷头为倒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的喷口为扁平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整个泡沫发生装置及发泡流程较为简单。压缩空气与泡沫剂均直接进入泡沫发生器,在泡沫发生器内两者混合产生泡沫。泡沫发生器的结构简单,整个装置操作简便。
2.泡沫发生器上装有一定目数的筛滤网,经过筛滤网后,气体分散为细小的气流,使得产生的泡沫尺寸均一、细致。并且,通过更换筛滤网,改变其目数,可以调节泡沫孔径的大小,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3.通过调节压缩空气进气量和泡沫液量的比例,可调节并控制泡沫液的发泡倍率,以满足不同工程的发泡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泡沫发生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泡沫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泡沫剂储配罐;2、水泵;3、阀门;4、液体流量计;5、空气压缩机;6、调压阀;7、气体流量计;8、泡沫发生器;81、泡沫剂输入口;82、压缩空气输入口;83、筛滤网;84、隔板;85、泡沫输出管;9、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盾构用泡沫发生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为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盾构用泡沫发生装置,包括:泡沫剂储配罐1、水泵2、阀门3、液体流量计4、空气压缩机5、调压阀6、气体流量计7、泡沫发生器8和喷头9。泡沫剂储配罐1依次通过水泵2、阀门3和液体流量计4与泡沫发生器8的泡沫剂输入口连接;空气压缩机5依次通过调压阀6和气体流量计7与泡沫发生器8的压缩空气输入口连接;泡沫发生器8的泡沫输出口与喷头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盾构用泡沫发生装置,其工作过程为:将一定量的泡沫剂灌入泡沫剂储配罐1,由水泵2将泡沫剂从泡沫剂储配罐1中抽出,经调整流量后进入泡沫发生器8,同时,空气压缩机5产生的压缩空气从另一管路进入泡沫发生器8。泡沫剂与压缩空气在泡沫发生器8内混合,产生泡沫,最后经喷头9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4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