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浆联合机片纱恒张力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3739.5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0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窦其勇;徐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射阳东翔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H13/22 | 分类号: | D02H13/22;D06B23/00;D06B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陈秀兰 |
地址: | 224311 江苏省射阳县兴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机 片纱恒 张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准备机械,适用于玻璃纤维等新型纤维,尤其是一种整浆联合机片纱恒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整浆联合机片纱张力控制系统主要有两种:
一是多个电机加多个变频器加多个张力传感器的分单元闭环控制方法(通常是四单元)。张力传感器测得纱线张力的大小,信号反馈给电器控制系统,电器控制系统根据纱线张力的变化来调节各个变频器的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实现恒张力上浆和整经。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由于玻纤等新型纤维纱基本没有伸长,对变频器的要求和相关零部件的加工、安装精度要求都很高,变频器响应时间和变频精度直接影响片纱张力。经轴、烘筒和各个张力辊、传动辊、导纱辊的径向跳动都极大地影响片纱张力,因而,提高了生产难度,实际上由此产生的纱线张力的波动还是不小的。
二是边轴传动加多个机械无极变速器开环控制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该方法属于机械调节,响应速度慢,调节精度低,因而也不适应高速;另外无极变速器的摩擦传动部件属于易损件,要经常维护和更换,影响生产和提高了生产成本。
这两种方法只适用于棉纱、长丝等伸长率较大的纱,因为这些纱当张力波动时,纱线的伸长可以起到一定的补长作用,而对于玻璃纤维等无伸长的新型纱则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能显著提高片纱各段张力稳定性的,使片纱张力保持恒定的一种整浆联合机片纱恒张力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整浆联合机片纱恒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电器控制系统,气动控制系统,筒子架(一),上浆装置(二),热风烘干装置(三),烘筒烘干装置(四),机头(五);上浆装置(二)中包括压纱辊,喂纱辊,传动带,喂纱辊减速电机,上浆辊减速电机,浸浆辊,上浆辊,压浆辊,上浆导纱辊,浆槽;烘筒烘干装置(四)中包括烘筒,烘筒减速电机,传动轮,张紧轮,传动链,传动带;机头(五)中包括经轴,机头导纱辊,经轴减速电机,传动带,其特征在于:在上浆装置(二)中的喂纱辊、上浆导纱辊之间设有上浆浮动辊;在烘筒烘干装置(四)中,纱线的喂入口、排出口处分别设有烘筒后浮动辊、烘筒前浮动辊;三个浮动辊结构相同,烘筒前浮动辊、烘筒后浮动辊和上浆浮动辊分别用轴承装在各自的浮动辊轴上;在浮动辊轴的两头分别用轴承装在浮动辊轴承座上,浮动辊轴承座固定在滑块上,滑块配在直线导轨上,直线导轨通过导轨支架固定在机架的内侧面上;浮动辊轴的两端装有齿轮,齿轮与配在机架内侧面上的齿条相啮合;左端的浮动辊轴承座上装有位置传感器连接板,在位置传感器连接板上配有位置传感器滑块,位置传感器固定在机架内侧面上;在浮动辊轴承座上装有一个浮动辊气缸接头座,浮动辊气缸接头座上配有浮动辊气缸接头销,浮动辊气缸接头销通过浮动辊气缸接头与浮动辊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浮动辊气缸用浮动辊气缸座与机架固定。
所述的一种整浆联合机片纱恒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浆导纱辊与上浆浮动辊的轴心线设定在同一高度的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由于在上浆、整经过程中片纱张力是通过电机和浮动辊配合来控制的,电机采用速度控制原理,经变频器调节,控制其输出速度,张力大小由浮动辊气缸推力的大小决定,当气压一定时,气缸的推力就一定,浮动辊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时,气压没有变化,气缸的推力也不变,因此不影响片纱张力的大小,使其实现了各段张力恒定;只要调节气压的大小就可以方便地调整张力大小。变频器响应时间和变频精度不够时,浮动辊前后移动,起到储纱或放纱的作用,从而保证张力的恒定,经轴、烘筒和各个张力辊、传动辊、导纱辊的径向跳动也可由浮动辊储放纱作用来减小对片纱张力的影响,从而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更主要的是显著提高了片纱各段张力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经轴盘头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整浆联合机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浮动辊结构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B向视图;
图5为图2中的A-A向视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射阳东翔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射阳东翔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37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边机
- 下一篇:同步互反馈双油缸立式拉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