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的软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3114.9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5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虞宇飞;胡刚;周媛;姜宏;王凤鸣;邬忠勤;李洁;盛雄伟;俞敏;徐兴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黄美英 |
地址: | 2012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三相 交流 高压 真空 接触器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的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的电器,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是采用真空灭弧室的接触器,它包括真空灭弧室部分、安装框架部分及电磁操动机构三部分组成,其总体结构采用真空灭弧室、电磁操动机构上下布置的形式。
软连接是用来连接真空灭弧室下端的导电杆和下出线座的,随着真空灭弧室下端的导电杆的上下移动,软连接作相应的上下移动,以保证导电回路的正常连接。现有的用于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的软连接结构为采用多根细铜丝编织成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带状,这种结构的软连接不能适合长期、反复的工作方式,而且细铜丝容易断裂,并且加工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的软连接结构,它的抗疲劳强度高,运动寿命长,制作成本相对低。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的软连接结构,所述真空接触器包括真空灭弧室、导电部件及电磁操动机构,所述导电部件包括上、下出线座及导电杆,所述上出线座与位于真空灭弧室上部的静触头连接,所述导电杆与位于真空灭弧室下部的动触头连接,所述导电杆与下出线座之间通过软连接连接,其中,
所述软连接由多片相同宽度和长度的铜箔带叠加而成并压紧压平;
所述软连接的中部开设一导电杆连接孔,在软连接的两头分别开设一下出 线座安装孔,在所述导电杆连接孔和下出线座安装孔的边缘将多层铜箔带压焊成一体;
所述软连接的中部为水平状,中部至两头的部分为下弯曲状,而两头呈上翘的垂直状。
上述的用于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的软连接结构,其中,所述软连接的上下表面均涂有一层银。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的软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采用多片相同宽度和长度的铜箔带叠加而成并压紧压平。与现有技术的软连接相比,其制作方便,且载流量高,抗疲劳强度高,运动寿命长,成本相对低,并且柔软性好,运动阻力小,可保证导电杆的自由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的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常规的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的侧视图;
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的软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常规的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包括每一相有真空灭弧室1、绝缘拉杆8、导电部件及提供分合闸需要能量的电磁操动机构。其中,真空灭弧室1垂直安装在绝缘隔板2上,真空灭弧室1的上部为静触头,下部为动触头;导电部件包括上、下出线座3、4及连接导电杆5,静触头与上出线座3连接,动触头与导电杆5的上端连接,在导电杆5上套有触头弹簧6,导电杆6的下端连接软连接7,软连接7的另一端与下出线座4连接;电磁操动机构包括操作臂9、转轴10、衔铁11、电磁线圈12及分闸弹簧13,绝缘拉杆8连接在导电杆5和操作臂9之间;操作臂9的另一端和衔铁11的一端均连接在转轴10上,衔铁11的另一端与分闸弹簧13的一端连接。合闸时,电磁线圈12通电后产生电磁吸力,使衔铁11吸合,带动操作臂9绕转轴10逆时针转动,使绝缘拉杆8向上运动,真空灭弧室1内的动静触头闭合,且维持线圈通电, 使衔铁11保持在合闸位置,完成合闸操作。反之,电磁线圈12失电后,失去电磁吸力,在分闸弹簧13的作用下,带动操作臂9绕转轴10顺时针转动,使软连接8向下运动,真空灭弧室1内的动静触头分开,完成分闸。
再请参阅图3a和图3b,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三相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的软连接7由多片相同宽度的铜箔带70叠加而成并压紧压平。铜箔带70的宽度、厚度及铜箔带70的数量应以保证通电电流的密度要求为限。
软连接7的中部开设一导电杆连接孔71,在软连接7的两头分别开设一下出线座安装孔72,在导电杆连接孔71和下出线座安装孔72的边缘将多层铜箔带70压焊成一体;
软连接7的中部即导电杆连接孔71为水平状,用于与导电杆5连接,中部至两头的部分为下弯曲状,两头即下出线座安装孔72呈上翘的垂直状,用于与下出线座4连接。其中软连接7的中部至两头的下弯曲状部分,为设计铜箔带70的长度所要考虑的,应以保证导电杆能自由上下移动为限。
软连接7的上下表面均涂有一层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3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束焊的锰铜分流器
- 下一篇:设置放大镜的指甲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