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强弱电电箱立面装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0162.2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9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季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望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H02B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94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强弱 电电箱立面 装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立面装饰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强弱电电箱立面装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建筑物户外强弱电电表箱立面均存在着未加以装饰的问题,箱体大小不一、颜色不一,导致在正立面、侧立面视觉效果欠佳、不够完美;现基本均是采用一个或多个金属箱体嵌入墙体内,根据箱体大小再安装上不同大小的金属门,在整体效果及颜色配置上存在不协调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安全可靠、检修方便的新型强弱电电箱立面装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强弱电电箱立面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主体面板、信箱及标识标牌,所述的主体面板通过排链与建筑主体相连接,所述的信箱通过螺丝连接在主体面板上,所述的标识标牌设在主体面板及信箱上。
所述的主体面板为纯铝板,厚度为2.0cm。
所述的主体面板背面设有排链、工作撑节点及工作固定撑,所述的排链设在主体面板的上部,连接主体面板与建筑主体上,所述的工作撑节点设在主体面板上,建筑主体上设有磁性门吸,所述的工作固定撑连接工作撑节点及磁性门吸。
所述的标识标牌为不锈钢板,厚度为1.0cm。
所述的标识标牌上粘贴公司标志或形象名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范围广,装饰面层板可根据现场所需大小尺寸进行选材,特别是在每栋建筑物进户处或通道口的正立面、侧立面尤为适用;
(2)安全可靠,利用金属板材,充分考虑了防火、防腐的安全性;强弱电箱位置的铝板为上悬门扇,用不锈钢排链将门扇与建筑物固定,可灵活开启,强弱电箱内进行施工或其他操作时,只需将门扇向上开启,再用工作固定撑稳定地撑住门扇,每个门扇各有两个工作固定撑;
(3)立面效果完整,在饰面铝板上安装了标识标牌及信箱,即使用功能齐全又为用户创造能全面地展示企业信息及形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4)检修方便,安装和固定方面使用了排链、螺丝、螺栓及铆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a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建筑主体、2为主体面板、3为信箱、4为标识标牌、5信箱锁、6为强电弱电箱、7为排链、8为工作撑节点、9为工作固定撑、10为磁性门吸、11为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新型强弱电电箱立面装饰结构,其俯视图如图1所示,该结构沿着建筑主体1设置,正面结构如图2所示,右侧面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结构包括主体面板2、信箱3、标识标牌4、信箱锁5、排链7、工作撑节点8、工作固定撑9、磁性门吸10及螺丝11,主体面板2通过排链7与建筑主体1相连接,信箱3通过螺丝11连接在主体面板2上,上面设置有信箱锁5,标识标牌4设在主体面板2及信箱3上,主体面板2为纯铝板,厚度为2.0cm,加工时采用八面折边,平整度高,便于开启,标识标牌4为不锈钢板,厚度为1.0cm,平整度高,弧形小,标识标牌4上可以粘贴公司标志或形象名称。
本实用新型a-a立面的结构如图4所示,主体面板2背面设有排链7、工作撑节点8及工作固定撑9,排链7设在主体面板2的上部,将主体面板2连接在建筑主体1上,工作撑节点8设在主体面板2上,建筑主体1上设有磁性门吸,工作固定撑9连接工作撑节点8及磁性门吸10,起到支撑作用。在排链7的作用下主体面板2形成了灵活开启的上悬门扇,当门扇开启到85°时,工作固定撑9可撑起定位,操作人员可在门扇下面进行强电弱电箱6的施工、安装及其他操作,操作完毕后把工作固定撑9从主体面板2两端拉出节点即可,主体面板2关闭至0°时磁性门吸10会稳定吸住主体面板2,并保证主体面板2呈垂直平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望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望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0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螺杆全自动风冷循环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聚乙烯高速混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