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冻干机的冷凝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9955.2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8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效东;唐惠兴;李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共和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6 | 分类号: | F26B5/06;F25B3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黄美英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冻干机 冷凝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冻干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冻干机的冷凝器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冻干机一般采用“直膨式”冷凝器系统,即利用制冷剂(氟利昂)直接膨胀并通过外部热交换器制冷,由于冷凝器内只有制冷剂(氟利昂),所以温度很难被控制,而冷凝器温度又是冻干制品重演性的重要部分(板层温度、冷凝器温度和真空度);而且如果遇到停电的情况发生,制冷压缩机停机,则冷凝器不能制冷,从而直接影响了冻干制品的安全,特别是在前期大量升华时,可能导致冻干制品的报废,产生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冻干机的冷凝器系统,以实现有效控制冷凝器温度,保护冻干制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冻干机的冷凝器系统,所述的冷凝器系统包括冷凝器体、通过真空管道与该冷凝器体连接的冻干箱、主阀、电加热器、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真空泵、制冷压缩机、第一循环阀门、第二循环阀门和制冷控制阀门,其中,所述冻干箱内部设置有若干块板层,所述的主阀位于所述冻干箱和冷凝器体之间的真空管道内,所述冷凝器体包括外壳和设置在该外壳内部的若干块三重热交换板,每块三重热交换板包括四方体的板壳、铜管和若干筋条,
所述若干个筋条的长度小于所述板壳内腔的长度,该若干个筋条的上、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板壳的顶面与底面上,该若干个筋条在板壳内腔是以前后间隔一致、且一侧面分别交错顶靠在板壳的左右侧面上的方式排列,使该板壳内腔形成一迷宫式结构;
所述铜管从板壳一侧面外的前部插入,且依次在所述相邻筋条的间隔空档及筋条侧面与板壳左右侧面的空挡内曲折迂回地绕制,并从板壳的一侧面后部穿出;
所述铜管内填充有制冷剂,所述铜管与板壳的间隙内填充有导热油。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冻干机的冷凝器系统中,所述的若干个三重热交换板在所述冷凝器外壳内呈扇形排列。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冻干机的冷凝器系统中,所述三重热交换板的板壳内腔中的相邻筋条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铜管的直径。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冻干机的冷凝器系统中,所述的制冷剂为氟利昂;所述的导热油为硅油。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凝器体中设置空心板式的三重热交换板,并在其中设有填充制冷剂(氟利昂)的铜管和填充导热油(硅油)作为介质,以及通过各种阀门的间歇式的开闭来控制整个系统内的导热油(硅油)的温度;同时,由于导热油(硅油)的热容量大,温度变化慢,因此,在冻干机突然遭遇停电危险时,制冷压缩机停机时,也能降低冷凝器的升温速度,从而尽可能地保护了冻干制品。另外,通过将三重热交换板设计成扇形排列方式,可以使水蒸汽流动更顺畅,结霜更均匀,捕水效果更出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冻干机的冷凝器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冻干机的冷凝器系统的冷凝器体中三重热交换板的俯视图(去掉板壳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列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即一种用于冻干机的冷凝器系统,包括冷凝器体1、通过真空管道5与该冷凝器体1连接的冻干箱3、主阀6、电加热器7、第一循环泵8、第二循环泵9、真空泵10、制冷压缩机11、第一循环阀门12、第二循环阀门13和制冷控制阀门14,其中,冻干箱3内部设置有若干块板层4;主阀6位于冻干箱3和冷凝器体1之间的真空管道5内。
冷凝器体1包括外壳(图中未示)和呈扇形排列在该外壳内部的若干块三重热交换板2,每个三重热交换板2包括四方体的板壳21、铜管22和若干筋条23,筋条23的长度小于板壳21内腔的长度,该若干个筋条23的上、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板壳21的顶面与底面上,该若干个筋条23在板壳21内腔是以前后间隔一致、且一侧面分别交错顶靠在板壳21的左右侧面上的方式排列,使该板壳21内腔形成一迷宫式结构;铜管22从板壳21一侧面外的前部插入,且依次在相邻筋条23的间隔空档及筋条23侧面与板壳21左右侧面的空挡内曲折迂回地绕制,并从板壳21的一侧面后部穿出,且相邻筋条23的间隔距离大于铜管22的直径;铜管22内填充有由制冷压缩机11提供的制冷剂(氟利昂),铜管22与板壳21的间隙内填充有导热油(硅油)。
真空泵10与冷凝器体1连接,用于将冻干箱3和冷凝器体1内部抽成真空;
电加热器7的两端通过循环管道(图中未示)分别与板层4和第一循环泵8连接;
制冷压缩机11通过制冷管道(图中未示)与三重热交换板2内的铜管2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共和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共和真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饮料
- 下一篇:一种硒酸化食品蛋白的新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