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线圈盘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6228.0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3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周斌;李宝津;王慧峰;郑树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圣达威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F24C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廉红果 |
地址: | 334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炉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电磁炉加热用的线圈盘。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这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能源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除了寻找新的能源,节能是关键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为此,我国对电磁炉生产企业提出能效比的要求,但在作为高能效的电磁炉线盘上还没有重大性突破。现有的电磁炉加热用的线圈盘是由线圈、支架、磁条构成,其中,线圈是由多根漆包铜线绕制而成,其存在外径大,损耗高,能效比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炉线圈盘,其可克服上述缺陷,能效比高、电流损耗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由线圈、支架及磁条组成,其中:上述的线圈安置在上述的支架上,上述的线圈随机绕制在上述的支架上。
上述的线圈绕制方式,是由内往外在支架上随机绕制。
优选地,上述的线圈为漆包铝线或漆包铜线。
优选地,上述的线圈为多股线绕制而成。优选地,上述的漆包线的股数为30~200股。
优选地,上述的漆包线的每股线的线径为φ0.1~φ0.4mm。
上述的支架中心位置设有内凸环,上述的内凸环的高度与上述的线圈的高度相配合。为了保证为多股漆包线并绕的绕制方式,对支架内凸环按选用的多股铝线或铜线的载面积设定其高度与支架构成绕线槽宽或绕绕夹具与垫片之间的进行了合理设计,设计符合的绕线槽宽,并且由内往外的方式成绕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用时,通过在支架与绕绕夹具之间或夹具与垫片之间的槽宽,用多股漆包铝线或漆包铜线在支架上盘绕,根据电磁学右手定则原理,电流方向为四指方向,则产生磁力线方向为大拇指方向,合理设计线圈与磁条、磁芯结构组合,则形成实用价值的磁路,热转化效率高,使之能效比高。因此,用随机绕制的方式能使线圈的外径有效控制在热效率最高的有效范围130~170mm内,并减少了多股漆包铝线或漆包铜线的长度,有效的降低了线圈的直流电阻,提高了Q值;解决了绞合线对绕线槽要求精度高的难题,降低了绕线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线圈的温升问题,提高了能效比,延长了使用寿命。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实验证明,比普通绞合线绕制方式的线圈盘盘径平均降低了35%,Q值平均提高了15%,损耗平均降低了15%,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能效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而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考图1所示,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由线圈1、支架2及磁条3组成,其中:
线圈1安置在支架2上,上述的线圈1随机绕制成在上述的支架2上。
线圈1为漆包铝线或漆包铜线。且其是由多股漆包铝线绕或漆包铜线制成,每股线的线径为φ0.1~φ0.4mm。该漆包线的股数为30~200股,在本实施例中,其股数为40股。
配合图2所示,上述的线圈绕制方式,是由内往外在支架上随机绕制。
支架2中心位置设有内凸环21,上述的内凸环21的高度与上述的线圈1的高度相配合。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每股线的线径为0.3mm,漆包线的股数为100股,且线圈1随机绕制。
实施侧三:与实施例一相比,每股线的线径为0.25mm,漆包线的股数为150股。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相比,每股线的线径为0.4mm,漆包线的股数为200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圣达威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圣达威电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6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OLED灯具的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音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