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二氧化碳气腹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2506.5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2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华;姚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胜华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61M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150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腹腔镜 手术 二氧化碳 气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气腹机,特别是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二氧化碳气腹机,它专用于腹腔镜手术中使人体腹腔充气,形成手术空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创腹腔镜手术技术,是应用腹腔镜的视野,将手术器械穿入人体腹腔内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在人体腹腔内有一定的手术空间,手术方可顺利的进行。二氧化碳气腹机是把二氧化碳气体灌入腹腔内,用气体将腹壁与腹腔内脏组织隔开,形成手术空间,并且使得内窥镜的视野更加清晰。二氧化碳气腹机是进行人工气腹的主要设备。现有技术也有二氧化碳气腹机,其结构只有一档流量,进气时直接用一档减压进气,没有快速补气功能,这就导致其存在缺陷:
1、手术时,对人体腹腔充气,开始时应用低流量,让患者的腹腔对二氧化碳气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当注入1L左右的气体后,再逐渐加大二氧化碳气体流量,达到手术预设的压力为止。现有技术只有设定单路减压和单路传感的二氧化碳气体流量,气体进入人体腹腔在同一压力和速度进行,没有先慢后快的功能,患者没有一定适应过程,造成手术麻烦和患者的痛苦。
2、直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一档减压进气,一旦在气体的单路减压和传感上出现故障,就会有几个kpa压力的气体冲击人体腹腔,使患者难以承受突然的腹腔压力,造成生命危险。
3、当手术操作过程中腹腔内气压降低时,由于没有快速补气功能,所以不能很快达到预设的压力,维持不了手术操作时所需的必要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快速补气功能的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二氧化碳气腹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二氧化碳气腹机包括箱体、二氧化碳装置、输入管、减压阀、电磁阀、输出管、导线和气腹针,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显示板、总控电磁阀、传感器、微电脑程控板和变压器;所述的显示板与箱体固定,总控电磁阀分别与输入管和传感器连接;所述的传感器安装在微电脑程控板上,微电脑程控板和变压器均固定在箱体内,且变压器与微电脑程控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该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之间通过输出管连接,且它们均通过导线与微电脑程控板连接;第三电磁阀还用气压管与泄压排气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减压阀包括一级减压阀、二级减压阀和三级减压阀;该一级减压阀、二级减压阀和三级减压阀之间通过输入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气压管与总控电磁阀连接,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通过输出管与电磁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板上设置有腹腔压力设定显示屏、压力调节触摸开关、腹腔实际压力显示屏、气体流量显示屏、欠压指示灯、气压正常指示灯、过压报警指示灯、气体流量调节按扭和气体输出流量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结构设计合理,腹腔充气实行三级减压和三路传感技术,并能设定和调节人体腹腔安全气压,以便控制气压,并设有安全泄压功能;同时,使用效果好,手术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外壳、2显示板、3二氧化碳钢瓶、4一级减压阀、5输入管、6二级减压阀、7三级减压阀、8总控电磁阀、9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第一传感器、13第二传感器、14第三传感器、15微电脑程控板、16输出管、17输出口、18泄压排气孔、19电源开关、20电源插座、21变压器、22腹腔压力设定显示屏、23压力调节触摸开关、24腹腔实际压力显示屏、25气体流量显示屏、26欠压指示灯、27气压正常指示灯、28过压报警指示灯、29气体流量调节按扭、30气体输出流量显示屏、31启动按扭、32屏显按扭、33气压管、34导线、35气腹针。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主要由箱体I、二氧化碳装置II和气腹针III组成。在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碳装置II为二氧化碳钢瓶3,且二氧化碳钢瓶3和气腹针III分别与箱体I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胜华,未经陈胜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25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