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图学实体教学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2014.6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乐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图 实体 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画法几何及工程图学实物教具、属教学模型领域。
背景技术
工程图学是工科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与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和毕设计等密切相关。该课程的本质是以画法几何学为基础,以投影理论为方法,究几何形体的构成,达到工程图的绘制和阅读。
机械图样都是平面的,而我们实际生活中所见的物体大都是立体的,要能读懂平面形状,必须从立体的形状分析开始,先从立体到平面,然后才能平面图形想象出立体的形状。平面和立体的截交线;立体和立体相交产生的相线是空间曲线,这些曲线的投影以及在平面上的绘制一直是工程图学教学的点。
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工程图学教学的关键。运用直观手段提高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增加生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借助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的支能够比较完整、深刻地理解制图中的较抽象的概念及重点与难点。
实体教学模型是画法几何及工程图学必备的传统教学工具,在制图教学采用模型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使抽象的平面图形具体化,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大的帮助。但现有的教学模具结构比较单一,多年来没有多大改进,同时也是教师上课用具,数量少,只能在课堂上做示范,学生接触模型的机会不多。
现代的机械制图教学几乎都使用了多媒体,引入计算机虚拟三维立体图很大地改善了教学,但学生缺乏直接的立体接触,没有触觉,感观的体验, 时必须配置电脑,受地点,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因此不能代替实体教学模型。
本实用新型就是配合工程图学课程,专门为学生而设计的小型综合实体学模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画法几何原理,将几种工程图学的重要曲线,如立体相形成的相贯线、平面和圆柱体相交的截交线、键槽以及螺纹孔综合设计在同个立体上,贯穿工程图学多重内容,为教学提供实体模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程图学实体教学模型,由空心圆柱和底板构成,基体包含半个空心圆柱体以及与其相连的半个底板,圆柱体上孔。
空心圆柱体包含圆柱体和平面的截交面。
底板和空心圆柱体是右面相切连接,左外表面相交连接。
空心圆柱体外表面有键槽,空心圆柱体上端的开口槽底分别由圆角和直角成。
与空心圆柱体轴线垂直相交的圆孔在圆柱体外表面形成空间相贯曲线,在心圆柱体的内表面形成空间相贯曲线。
空心圆柱体底部为螺纹孔。
与空心圆柱体正交的长方孔,在圆柱体内表面形成空间相贯线,在圆柱体表面构成形状相似的空间相贯线。
模型为半个空心圆柱体加固定相连的底板,半圆柱的平面一侧有销孔,两完全相同的模型中间用销连接,即形成一个前后180°旋转对称的组合实体教模型。
模型的空心圆柱体分别和圆孔及长方孔正交,在外表面以及内表面形成 间相贯曲线或直线。空心圆柱体上方有两条槽,同一槽底包含圆角和直角结构左右两槽180°旋转对称。
本实用新型即为全剖视的实体教学模型,清晰地展示不同直径的空心圆体和圆孔、方孔正交相贯和螺栓孔的剖视立体几何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综合截交线,相贯线,剖视和轴测内容于一个立教学模型。在立体几何投影,工程三视图,剖视图的学习阶段,可以对照模实体,建立空间想象力,掌握由立体图转换成平面三视图和剖视图的制图技巧
模型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适合学生在课内外使用。180°旋转称的结构设计,节约材料和费用。使用者可以用一个剖视的模型,可以用两模型连成一个组合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模型可以用塑料为原料,压注成型。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面造型包含了平面和圆柱体的截交面,平和曲面的连接方式。
在图2中表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反面造型。组成模型的半个空心圆柱体1底板2上分别加工了不同的槽和孔。空心圆柱体1的平面一侧有两对不同大的销孔,用于两个模型的固定和联接。
作为画法几何和工程图学的教学模型,本实用新型以三维的形式展示了种工程图学重要的相贯线,零件连接常用的螺纹和螺栓孔以及轴上键槽的结构
1、本实用新型由半个空心圆柱体1和与其固定相连的底板2构成。底板2端设计了轴线重合,直径不同的圆孔7,即表现了多孔相联的特性,也显螺栓孔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2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弹簧振子演示教具
- 下一篇:车载LED显示屏手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