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缩径式高速湿式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1709.2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6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琳;张伟;周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缩径式 高速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式吸收塔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从燃烧废气中清除硫的氧化物的、带有缩径结构湿式吸收塔。
背景技术
硫的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酸雨等各种危害,现在世界各国都有规定要求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硫的氧化物,以缓解与环境相关联的各种问题。
目前,许多方法被运用来降低SOx向大气的排放。其中有:在燃烧前从燃料中清除硫分的方法,在燃烧期间以化学方式冻结硫分的方法,以及从燃烧废气中清除硫的氧化物的方法。在处理燃烧废气中的硫的氧化物时,通常使用湿式和干式洗气法。
湿式吸收塔是湿式洗气法常用的一种设备。湿式吸收塔技术成熟,卓有成效。湿式吸收塔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形式,其中最突出的是单、双循环逆流喷射塔与采用回流和逆流两部分的喷射塔。不过,采用湿式吸收塔,需要庞大的设备,成本也与废气中硫的氧化物的含量成正比增加。现有湿式吸收塔普遍存在硫的氧化物(SOx)的去除效率不够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缩径式的高速湿式吸收塔,这种吸收塔通过在吸收塔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之间设置内缩径结构,以减小吸收塔喷淋区的流通截面积,从而提高硫的氧化物(SOx)的去除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缩径式高速湿式吸收塔,包括圆筒形罐体,罐体上设有烟气入口和除雾器;在烟气入口和除雾器之间设有喷淋区,所述喷淋区包括至少两层喷淋层,每层喷淋层上布置有多个喷嘴;在烟气入口和除雾器之间设有内缩径结构,所述内缩径结构为环绕在罐体内壁上并向罐体内部凸出的环状凸起。
所述环状凸起位于喷淋区域,其中环状凸起的上端位于顶层喷淋层上方,下端位于底层喷淋层下方。
所述环状凸起的纵剖截面为圆弧形或三角形或弓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吸收塔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之间设置内缩径结构,可以缩小喷淋区烟气流通面积,提高气体垂直方向的流速,增加气液接触效果,加剧SO2与喷嘴喷出的雾化液滴反应速度,从而提高硫的氧化物(SOx)的去除效率。
2、通过在吸收塔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之间设置内缩径结构,可以减少喷嘴数量,同时达到节能减排。
3、湿式吸收塔在结构和操作上简单,泵作业是主要的费用所在,循环泵在吸收塔所有泵中出力最大,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吸收塔的效率,从而降低循环泵的选型,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收塔实施例的局部纵剖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吸收塔实施例的局部纵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内缩径式湿式吸收塔为呈竖直的圆筒形罐的形状,该图1只画出其中一部分。该吸收塔包括罐体1,罐体上设有烟气入口2和除雾器3,在烟气入口2和除雾器3之间设有喷淋区,所述喷淋区设有三层喷淋层41、42、43,每层喷淋层均匀分布多个喷嘴5,每个喷嘴喷射的雾化液滴基本呈均匀的圆锥面或截顶圆锥面。除雾器3设置在顶层喷淋层41上方。
该吸收塔用于清洗含有气态污染物的工艺气体。工艺气体沿箭头P所示的方向均匀垂直的流过罐1,从而与雾化液滴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雾化液滴包括水和溶解或悬浮在水中的吸收剂,吸收剂与气体中的气态污染物反应。
在烟气入口2上方,除雾器下方的喷淋区域设置内缩径结构,该内缩径结构为环绕在罐体内壁上并向罐体内部凸出的环状凸起6。该环状凸起6的纵剖截面可以是简单的圆弧形,但是,为了改变气体流速,它也可以具有其它形式,用于适应上述目的。如,将环状凸起6的纵剖截面设计为三角形,或如图3所示的弓形,或其它形状。
本实施例的环状凸起6的缩径最大处的横截面积大小为塔体横截面积的3%~30%。
所述环状凸起6可以是吸收塔在整体建造时加工成向内凸起的结构,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装置,与吸收塔通过焊接或者粘接方式相连接。环状凸起材质可以为碳钢或者FRP或者其它合金材料。
所述环状凸起的上端位于顶层喷淋层41上方,下端位于底层喷淋层43下方。当气体流出喷淋区域后,烟气流通面积又恢复成吸收塔原有大小,烟气流速下降。而除雾器对高流速烟气中液滴的脱除有风险,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塔避免了这种风险。
虽然通过实施实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知道,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1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