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解槽液冷却的管束式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1291.5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5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平 |
主分类号: | C25C3/00 | 分类号: | C25C3/00;C25C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16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解槽 冷却 管束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槽液的冷却器,尤其是一种用于电解槽液冷却的管束式冷却器。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使用霍尔-埃鲁特法电解金属的过程中,通过焦耳效应产生的热量使电解槽液体温度升高,该热量主要通过电解槽内衬和覆盖料层进行散失,随着电解槽强化电流的不断增大,导致电解槽壳温度的升高,进而影响了电解槽的电流效率、稳定性和槽体寿命。因此在电解槽的设计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电解槽液体的温度,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电解槽外安装可控制的冷却系统,在电解槽的槽侧设有密闭空穴、可变的遮热板和送风机,其中送风机装备在电解槽下,且由可调节的阀门控制,送风机排出的冷却风由鼓风机或压缩机提供,但这些设备需要很庞大的笨重的基础设施;第二种是电解槽内加厚绝热层,且装备带有热交换器的热管,热管穿过槽壳和绝热层,再插入炭化部分,如边缘板,这一方案比较复杂,安装费用很贵,需要对电解槽做较大改动;第三种是槽体上安装一种配有加强筋和加固骨架的箱体,有助于通过周围空气的自然对流冷却电解槽的侧面,该装置的问题是不好控制冷却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冷却效率高、成本低的用于电解槽液冷却的管束式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用于电解槽液冷却的管束式冷却器,它至少由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管束、管板和作为外壳的框架构成,所述的外壳框架四周以筋状接触形式与电解槽内墙面贴合定位,外壳框架下部筋板焊接在电解槽底部预埋的聚丙烯板上,可以起到固定冷却器的作用;所述的换热管与管板之间采用热熔胀焊工艺连接,焊接点牢固、抗张力强而且不会松弛或腐蚀,管板两端与冷却水进水分布箱和冷却水出水集合箱连接,所述的换热管束有两组分别位于电解槽两侧且沿换热管束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支撑板,该支撑板用于保持换热管束的平直和间距。
所述的换热管束外侧制有开孔的聚丙烯护板,防止放、取极板时损伤换热管。
所述的冷却器全部零件均为聚丙烯材质,所述的换热管采用PP、PVC、PE薄壁细管制成,使用聚丙烯材质可以增强零件的韧性和机械强度。
本实用新型将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拆装、管理和维修较方便,冷却器全部零件均采用聚乙烯材质,增强了冷却器的强度和耐腐蚀性,热熔胀焊工艺的使用,保证了焊接点牢固、抗张力强而且不会松弛或腐蚀,采用管束式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冷却器冷却效率不高、安装复杂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电解槽液冷却的管束式冷却器,它至少由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管束2、管板1和作为外壳的框架构成,所述的外壳框架四周以筋状接触形式与电解槽内墙面贴合定位,外壳框架下部筋板焊接在电解槽底部预埋的聚丙烯板3上,可以起到固定冷却器的作用,冷却水进口4和冷却水出口5设置在框架的两边,冷却水出口5设置有联通渠8,所述的换热管与管板1之间采用热溶胀焊工艺连接,焊接点牢固、抗张力强而且不会松弛或腐蚀,管板1两端与冷却水进水分布箱6和冷却水出水集合箱7连接,所述的换热管束2有两组分别位于电解槽两侧且沿换热管束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支撑板9,该支撑板9用来保持换热管束的平直和间距。
所述的换热管束2外侧制有开孔的聚丙烯护板3,防止放、取极板时损伤换热管。
所述的冷却器全部零件均为聚丙烯材质,所述的换热管采用PP、PVC、PE薄壁细管制成,使用聚丙烯材质可以增强零件的韧性和机械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平,未经林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1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真空干燥抽滤装置
- 下一篇:电子式新型仪表板面板开关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