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铝合金防盗玻璃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0057.0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8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洪法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6B3/50;E06B3/26;E06B3/673;E06B9/01;E06B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铝合金 防盗 玻璃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铝合金玻璃窗。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铝合金玻璃窗的结构一般由左边封、右边封、上轨和下轨构成的外框,以及由左右竖框边、上框边和下框边构成的窗框组成,窗框接纳玻璃后安置在外框的上轨和下轨的型材滑槽上,滑槽为双轨,使两扇窗框能相互重叠以便开合。这种结构存在如下不足:最大开度即两扇窗完全重叠状态下,也只能达到一扇窗的面积。还有一种结构:即窗框通过铰接件铰接在窗框的左右竖框边上的结构,其推拉式开窗的最大开度也只有一半左右。而且,两种窗的结构都存在玻璃反面不易清洗的缺陷,使用者深感不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折叠式铝合金防盗玻璃窗,该窗的最大开度能超过三分之二以上,且玻璃的正反面清洗都十分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折叠式铝合金防盗玻璃窗的结构,包括外框、窗框及其玻璃,所述外框由左边封、右边封、上轨和下轨构成,所述窗框由左右竖框边、上框边和下框边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窗框以每两扇为一个组合单元,两扇窗框的相邻竖框边由合页相互铰接在一起,游离的竖框边下端由下轮安置在轮轨上,游离的竖框边上端由上轮嵌设在上轨的接纳型腔内。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窗框为型材结构,窗框的内侧具有一个独立的窗体,窗体由双层玻璃、位于双层玻璃间隙内的防盗构件组成,所述防盗构件由构件架和若干根纵横交错的防盗杆构成,每根防盗杆的杆头穿过构件架后凸出于构件架的外壁,形成联接榫头,联接榫头嵌设在窗框的型腔内;所述双层玻璃分别贴置在构件架的两侧。
所述联接榫头的端部剖面呈T字型。
所述联接榫头由一枚旋置在防盗杆杆头上的螺帽构成,螺帽的纵剖面呈T字型。
所述防盗杆的截面呈圆形,位于构件架内的防盗杆外围设有方形的套管,套管内具有四根分别从内角向中心伸展的卡条,四根卡条的端部位于同一个圆的弧上,所述圆的直径与所述防盗杆的直径相匹配。组装时,防盗杆穿在套管内,由卡条将防盗杆定位固定。
所述构件架由空心管组装而成,每根空心管内侧的壁上具有众多小孔,空心管的内腔中置有干燥剂。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合页铰接两扇窗框,并用上轮和下轮将窗框活动定位在外框的上轨、下轨上。使用时,两扇窗框作为一个组合单元,不但可以作垂直于外框的开合,还可以在打开状态下将其滑移至外框的一侧,使开度达到最大化,最大开度能超过三分之二以上;再者,由于两扇窗框可以相对外框作垂直开合,因此,玻璃的正反面清洗十分方便。另外,在窗框的内侧设置具有防盗功能的独立窗体,不但铰接牢固,整体防盗性能好,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特别有利于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组装。
为加深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图以两扇处于开启状态的窗框为例。
图2为图1中两扇窗框处于关闭状态时沿A-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两扇窗框处于关闭状态时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盗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P部的纵剖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C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E-E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左边封1,右边封11,上轨12,下轨13,轮轨131,组装槽132,锁具14,锁舌141;竖框边2,上框边21,玻璃22,下框边23,联接榫头24,防盗构件25,胶体26,间隙27,构件架28,干燥剂腔281,小孔2811,套管282,卡条2821,防盗杆29,杆螺纹291,螺帽292;合页3,合页轴31,合页框边32;上轴4,轴承41,上轮42,上轴套43,下轴5,下轴套51,下轴套座52,下轮53,密封条槽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洪法,未经陈洪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0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