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闭式无菌导尿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0041.X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2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44 | 分类号: | A61F5/44;A61F5/4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无菌 导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封闭式无菌导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泌尿系统疾病的病人进行导尿,常规的方法是使用导尿管加尿袋。其基本步骤如下:1、先打开导尿管的包装袋,取出导尿管;2、在导尿管上涂抹润滑剂使之润滑;3、一手托住导尿管的中间部位,一手拿住导尿管接头部位对准尿道口插入尿道后进行导尿。常规的方法有以下几点不足:第一、整个导尿过程对环境要求很高。空气中的细菌很容易对导尿管造成污染,即使在医院空气相对洁净的环境也不能完全避免,患者在家里使用的话导尿管被细菌污染的可能会更加大。第二、上述常规方法第2步骤中,人工涂抹润滑剂很容易出现涂抹不均,会增加插入时的摩擦和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出现手接触导尿管对导尿管造成污染。第三、上述常规方法第3步骤中,很容易对导尿管造成人为的污染,从而引发尿路感染或交叉感染等多种情况。第四、整个过程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否则极易引发尿路感染,对操作者的技能和专业性提出很高的要求,即使很专业的医务人员也不能完全避免细菌对导尿管的污染。第五、整个过程分几个步骤,操作时间相对较长不利于即时或突发性导尿的进行。第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导尿管与尿袋的连接处,由于接口老化或组装时连接不够紧密等原因而出现导尿管与尿袋脱落的情况,给病人和操作人员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并且无菌,避免尿道感染或交叉感染的一种封闭式无菌导尿系统,以克服上述的技术不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闭式无菌导尿系统,由导尿管、引流袋和无菌水包构成,其特征在于:
——引流袋呈球拍型,由细长的引流部和近圆形的储尿部组成,引流部与储尿部之间设置有与导尿管接头尺寸相当的连接区;
——导尿管的前端呈圆珠型,后端呈榫头型,前端处于引流袋的引流部的包覆之中,后端通过连接区插入引流袋的储尿部中;
——无菌水包放置于引流袋的储尿部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流袋的引流部设置有撕口,引流袋的储尿部设置有刻度、撕口和提手。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尿管外表面具有一层高分子润滑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菌水包中封装有无菌水。
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高分子润滑材料其特点是:1、均匀的覆盖在导尿管表面,正常状况下外观和普通产品无异;2、遇水后几秒钟之内就形成一个非常光滑的水凝胶涂层;3、该水凝胶涂层不溶于水和尿液,且24小时之内不易脱落。
作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导尿系统在使用时,先挤压引流袋的储尿部中的无菌水包,无菌水包破裂后,封装在无菌水包中的无菌水溢出,此时倒立放置导尿系统,使得无菌水进入引流袋的引流部中,复合在导尿管上的高分子润滑材料吸收足够水分,充分润滑。充分润滑后,从引流袋撕口处将引流袋撕开,露出导尿管,并将导尿管向前推出,导尿管后端榫头与连接区卡牢时,该导尿系统即组装完成,可以进行导尿操作。导尿完成后,可以通过引流袋的储尿部上的刻度测量尿量,并通过设置在引流袋的储尿部上的撕口将储尿部撕开,将尿液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进步:
1、本导尿系统中的超滑导尿管是在普通的单腔导尿管的基础上复合上一层高分子润滑材料导尿管,遇到随产品提供的无菌水就可以润滑,使用前无须进行人工涂抹式的润滑。
2、本导尿系统使用过程中可以做到封闭式和无接触操作,避免了导尿管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和操作时手的接触,大大降低过程中被细菌污染进而引发尿道感染或交叉感染等情况的概率,也节省了操作时间,方便即时或突发性导尿的进行。
3、导尿管前端为圆珠型,并且用导尿管管身更柔软的材料加工而成,降低了导尿管损伤尿道粘膜的可能性。
4、本导尿系统的引流袋呈球拍型,外形美观,细长的引流部使得用少量的无菌水就可以对导尿管进行润滑,近圆形的储尿部可以储存较大容量的尿液。
5、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采用榫头卡口形式,不易脱落分开。
6、使用简单方便,病人及他其非医务人员也可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图中的标号为:1、导尿管;2、引流袋;21、引流部;211、撕口;22、储尿部;221、撕口;222、提手;223、刻度;23、连接区;3、无菌水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00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