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输送氧气器械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9685.1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2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景春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输送 氧气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在氧疗时使用的一次性使用输送氧气器械。
背景技术
氧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大量文献报道,临床上使用的氧气湿化液及氧疗管道细菌污染程度较严重,已是引起肺部并发症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详见附件:护理学杂志2007年10月第22卷第19期报道)
目前氧疗的氧气为从供氧端经氧气湿化液湿化后经未设有除菌装置的一次性使用输送氧气器械输送至接受氧疗者。如使用的氧气湿化液及氧疗管道有细菌污染,接受氧疗者就会吸入因使用了污染细菌的氧气湿化液、氧疗管道而受到细菌污染的氧气。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一次性使用输送氧气器械因未设有除菌装置,接受氧疗者会吸入因使用了污染细菌的氧气湿化液、氧疗管道而受到细菌污染的氧气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使用输送氧气器械,包括连接件、导管、滤膜孔径大于等于0.45μm的过滤器、滤膜孔径小于0.45μm的终端过滤器、与接受氧疗者鼻腔或口腔连接的连通件连接组成。是通过在与接受氧疗者鼻腔或口腔连接的连通件前设置滤膜孔径大于等于0.45μm的过滤器、滤膜孔径小于0.45μm的终端过滤器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使接受氧疗者最终吸入的是经过滤膜孔径大于等于0.45μm的过滤器、滤膜孔径小于0.45μm的终端过滤器滤除污染细菌的氧气,与现有一次性使用输送氧气器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输送氧气器械的有益效果是:可避免接受氧疗者因使用污染细菌的氧气湿化液、氧疗管道而使接受氧疗者吸入受到细菌污染的氧气。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1、图2中:1--连接件
2--导管
3--滤膜孔径大于等于0.45μm的过滤器
4--滤膜孔径小于0.45μm的终端过滤器
5--与接受氧疗者鼻腔或口腔连接的连通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附图1,一次性使用输送氧气器械是由连接件(1)、滤膜孔径大于等于0.45μm的过滤器(3)、导管(2)、滤膜孔径小于0.45μm的终端过滤器(4)、与接受氧疗者鼻腔或口腔连接的连通件(5),依序连接连通组成。护士在实施氧疗时把一次性使用输送氧气器械的连接件(1)连接在氧气湿化液容器出气端,然后将与接受氧疗者鼻腔或口腔连接的连通件(5)与接受氧疗者连通就可进行氧疗。
实施例二:
如附图2,一次性使用输送氧气器械是由连接件(1)、导管(2)、滤膜孔径大于等于0.45μm的过滤器(3)、滤膜孔径小于0.45μm的终端过滤器(4)、与接受氧疗者鼻腔或口腔连接的连通件,依序连接连通组成。护士在实施氧疗时把一次性使用输送氧气器械的连接件(1)连接在氧气湿化液容器出气端,然后将与接受氧疗者鼻腔或口腔连接的连通件(5)与接受氧疗者连通就可进行氧疗。
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景春,未经林景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倾斜旋转重力混合生物反应装置
- 下一篇:纳米微粒防伪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