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损活接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9500.7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1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赵明祥;钱金明;王建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4 | 分类号: | F16L4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183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接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连接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无损活接管接头。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观念的盛行,地暖水暖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带来节能环保且健康的取暖方式。因PEX管具有环保、寿命长、性价比高、便于施工等优点代替了传统的镀锌管成为了地暖水暖优先采用的主流管材。但是该种管材也在实际使用中碰到了配套设施跟不上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清洗管道系统时对管材造成的损伤。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管道系统内都需定期进行清洗,为确保系统原有设计布局不发生变动,客观上要求管材不得损伤。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每清洗一次管道系统都要将管材的锁紧螺母松开,将管材从接头管件上拨掉,因管材在安装时受到挤压具有一定的形变,卸下后再按原样安装其密封性能势必变差,因此在清洗完成后需要截去一段管材以确保重新安装后的密封性能,这就导致管材还远未到其寿命期就因长度不足而淘汰,而更换管道将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现有管接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无损活接管接头,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无需松动管材即可实现管道的拆卸及清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损活接管接头,包括管接本体及设于管接本体一端用于连接管材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管接本体的另一端通过设置活络接头与阀体连接,避免了管材直接与阀体直接连接,拆卸无需松动管材。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络接头为活络套置在管接本体端部的连接螺母,连接螺母上端设有与阀体连接的内螺纹,连接螺母的底部设有向内凸起的边檐,管接本体的上端设有与边檐对应的顶檐。
更进一步的,管接本体的顶端面设有密封垫。提高阀体与管材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旋接在管接本体下端的锁紧螺母,管接本体的中部设有带斜口的轴肩部用于插接管件,锁紧螺母的底部设有与斜口对应的锥形面,锥形面与斜口间夹设有卡环,轴肩部与锁紧螺母间的相对运动作用于卡环使其卡紧管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卡环的内圆面上设有若干个压条用于固定管材。
更进一步的,轴肩部内设有电离层隔离垫,增加管材与管接本体间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一个活络设置的连接螺母使得在不松动锁紧螺母的情况下即可实现管件的拆装及对管道系统的冲洗,有效地避免了管材直接装上、拆下时造成的损伤,确保管材寿命到期前不被裁减;同时又杜绝了管材多次装拆造成的泄漏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损活接管接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无损活接管接头与阀门连接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无损活接管接头,包括管接本体1及设于管接本体1一端用于连接管材4的锁紧机构,管接本体1的另一端通过设置活络接头与阀体连接,避免了管材4直接与阀体7直接连接,拆卸无需松动管材4。活络接头为活络套置在管接本体1端部的连接螺母3,连接螺母3上端设有与阀体7连接的内螺纹30,连接螺母3的底部设有向内凸起的边檐31,管接本体1的上端设有与边檐31对应的顶檐10,管接本体1的顶端面设有密封垫8并与顶端面紧贴,提高阀体7与管材4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锁紧机构包括旋接在管接本体1下端的锁紧螺母2,管接本体1的中部设有带斜口的轴肩部11用于插接管件,锁紧螺母2的底部设有与斜口对应的锥形面20,锥形面20与斜口间夹设有卡环5,卡环5的两个端部也相应设置与斜口及锥形面20对应的坡面,轴肩部11与锁紧螺母2间的相对运动作用于卡环5使其卡紧管件。卡环5的内圆面上设有若干个压条50用于固定管材,轴肩部11内设有电离层隔离垫6,增加管材4与管接本体1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连接时,将管接本体1上端面对准阀体7连接口,旋紧连接螺母3,阀体7下端、密封垫及连接螺母3的边檐相互压紧管接本体1上的边檐使其密封,安装方便;清洗管道时,反向旋下连接螺母3即可将管接本体1从阀体7上卸下,对准管接本体1内冲洗即可完成管道系统的清洗,清洗完成后再将管接本体1套上阀体7,并旋上连接螺母3至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单层金属汽缸密封垫片
- 下一篇:摩托车蝶刹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