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安全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9445.1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6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何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贺 |
主分类号: | B62H5/14 | 分类号: | B62H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安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自动给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上锁的锁具,具体说是一种自动安全锁。
背景技术
现在所使用的普通自行车锁、电动车锁或者摩托车锁等都不具有自动上锁的功能,人们常常因为自己的粗心忘了给自行车、摩托车或者电动车上锁而丢失自行车、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等。特别是在现在的大学校园中很多学生因为忘了及时给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上锁而给小偷以可乘之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普通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无法自动上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安全锁,该自动安全锁具有自动给电动车、摩托车或者自行车自动上锁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后轮的一侧固定一个锁,在后轮的另一侧固定一个摇杆(支架)滑块(套筒)机构,在摇杆(支架)滑块(套筒)机构的同侧有一个导杆固定在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上,套筒可以在导杆上左右移动,该摇杆(支架)滑块(套筒)机构与连杆通过铰链D相连,连杆A又与锁杆通过铰链E相连。锁杆与连杆A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以利于弹簧能将锁杆顶离锁舌。将支架固定在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前轮和后轮之间合适位置。锁杆的长度比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后轮的半径小以便锁杆可以通过转动并穿过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后轮与锁结合。下挡板到锁身的距离略大于锁杆的直径,铰链A、铰链B、铰链C处于同一个平面内,铰链D、铰链E、铰链F也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上锁时锁舌插入锁杆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停放自行车、电动车或摩托车时放下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支架,支架被放下B带动来时带动连杆B运动,通过连杆套筒运动,套筒的运动又带动连杆A运动,连杆A又带动锁杆转动从而使位于锁杆上的锁杆槽卡入锁舌中,也就实现停车自动上锁的功能。当使用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时将钥匙插入锁芯中,转动钥匙带动锁舌向上收缩,同时锁杆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微微向外顶离锁舌,然后再拉起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支架,锁杆也就被拉回来了从而可以正常使用摩托车、电动车或者自行车。结构简单,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中的摇杆(支架)滑块(套筒)机构、连杆A及锁杆的从正面看过去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的摇杆(支架)滑块(套筒)机构、连杆A及锁杆的从上面往下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锁的结构图。
图1中1.导杆2.支架4.连杆A 5.铰链A 6.套筒8.锁杆13.连杆B 14.铰链B 15.铰链C 16.铰链D 17.铰链E。
图2中12.锁杆槽18.铰链F。
图2中3.左挡板7.锁舌9.锁芯10.弹簧11.下挡板19.锁身。
具体实施方式
在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后轮的一侧固定一个锁,在后轮的另一侧固定一个摇杆(支架)滑块(套筒)机构,在摇杆(支架)滑块(套筒)机构的同侧有一个导杆固定在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上,套筒可以在导杆上左右移动,摇杆(支架)滑块(套筒)机构与连杆通过铰链相连,连杆A又与锁杆通过铰链相连。锁杆与连杆A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以利于弹簧能将锁杆顶离锁舌。将支架固定在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前轮和后轮之间合适位置。锁杆的长度比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后轮的半径小以便锁杆可以通过转动穿过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后轮并与锁结合。下挡板到锁身的与锁杆的距离略大于锁杆的直径,铰链A、铰链B、铰链C处于同一个平面内,铰链D、铰链E、铰链F也处于同一个平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贺,未经何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维弯矩加载机构
- 下一篇:尤其是用于电性端子的连接凸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