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填充用纸丝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9330.2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龚梦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依依包装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30 | 分类号: | B65D85/30;B65D8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58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填充 用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填充用纸丝。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物件的包装运输中,尤其是对于一些易碎易损坏的物件,通常会在包装箱内塞入报纸等填充物,以防止外界震动和挤压等原因对物件造成的损害。但报纸或报纸揉成的纸团弹性不佳,不能起到很好的防震防挤压效果。另外,报纸含有较多的铅,用报纸作为填充物不够环保,同时,也不够雅观,不能作为高档物件的包装填充物。
比较先进的,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泡沫材料、珍珠棉等,这种材料不占重量,弹性也较佳,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其难于分解,也不够环保,在一些高档产品,尤其是出口欧美等产品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少。
再如于2008年6月25日公开的,公告号为CN201077549Y,名为“一种包装箱内用于缓冲外力作用的纸垫板”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纸垫板,该纸垫板内部开设有用于缓冲外力的预留孔,该预留孔形状与整个纸垫板形状相仿,但预留孔的面积比纸垫板小,且纸垫板具有一定的厚度。这样,纸垫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再加上带有中空预留孔结构,使来自于包装箱外界的压力可在弹性纸垫板及预留孔上缓卸减少,保证包装箱内包裹的物件安全而不受外力损坏。但纸垫板要按照待包装物件的外形生产,使待包装物件、纸垫板、外包装之间紧密贴合。也就是说,每次包装前,都要生产特定的纸垫板,比较费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环保有弹性的、适用于高档物件包装的、通用型的包装填充用纸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包装填充用纸丝,由细长纸条构成主体,所述纸条的宽度为0.2~0.5cm,所述纸条在长度方向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长0.1~0.8cm,每个单元与相邻单元连续,构成波浪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纸条的宽度为0.28c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细长纸条构成主体,安全环保,且纸条可以浸染成各种色彩,色彩鲜艳,观赏性高,既可作为装饰品用在圣诞派对、聚会等场所,也可用作高档物件的展示背景或包装盒的填装物等。
(2)本实用新型由细长纸条构成主体,具体用作展示背景或包装填充时,可以拼成任意形状,使之与各种外形的物件相适配。
(3)本实用新型纸丝成波浪形,使用一定量的本产品作为包装填充时,由于纸丝间蓬松存在间隙,因此具有较好的弹性,来自于包装箱外界的压力可在弹性纸丝上缓卸减少,保证包装箱内包裹的物件安全不受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一种包装填充用纸丝,由细长纸条1构成主体,所述纸条1的宽度为0.2~0.5cm,所述纸条1在长度方向折叠成若干个单元10,每个单元10长0.1~0.8cm不等,每个单元与相邻单元连续,构成波浪形。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细长纸条1构成主体,安全环保,且纸条1可以浸染成各种色彩,色彩鲜艳,观赏性高,既可作为装饰品用在圣诞派对、聚会等场所,也可用作高档物件的展示背景或包装盒的填装物等。同时,当本实用新型具体用作展示背景或包装填充时,可以拼成任意形状,使之与各种外形的物件相适配。
另外,本实用新型纸丝成波浪形,使用一定量的本产品作为包装填充时,由于纸丝间蓬松存在间隙,因此具有较好的弹性,来自于包装箱外界的压力可在弹性纸丝上缓卸减少,保证包装箱内包裹的物件安全不受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纸条1的宽度为0.28cm。当纸条宽度太窄时,纸条1硬度较小,最后形成的纸丝强度不够,这样,弹性也就较差,作为包装填充物时,不能很好的保护被包装物件。反之,若纸条宽度太宽,则硬度较大,形成的波浪形角度过于平缓,这样,使用一定量的纸丝作为包装填充时,纸丝间的间隙较小,同样不能形成很好的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依依包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依依包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