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赤潮与渔场环境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9304.X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2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陶春辉;邓显明;胡旭东;吴震宇;窦炳珺;顾春华;周建平;张金辉;何拥华;陆斗定;刘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赤潮 渔场 环境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装置,具体是指一种便携式的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背景
赤潮亦称″红潮″。由某些微小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和水质恶化的自然现象赤潮的危害在主要体现在: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赤潮与渔场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型:遥测与现场监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赤潮监测、预报技术与渔场渔情的监测、分析技术发展较晚,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赤潮监测工作还停留在船舶人工采样,实验室手工分析、传真/电子邮件发送信息的水平上,信息处理、评价和管理水平低,不能满足灾害应急工作的要求。船载赤潮监测仪器向快速高效和高精度两个方向发展。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发出一种可以以监测船为载体,便携式的可以满足大范围、针对性和持续性监测,可以同时获得区域(拖曳作业)和纵向剖面(定点作业)海水环境参数,能方便低成本地对赤潮与渔场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综合监测,且具备基于GIS的甲板可视化实时显示、监控与分析系统的赤潮与渔场环境参数监测分析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母船吊放到水体中,通过铠装缆进行拖拽作业探测赤潮与渔场环境相关参数,且能够将数据实时传输至甲板,并可通过调整拖体的姿态控制探测的深度的一种探测分析系统。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赤潮与渔场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甲板控制单元、甲板收放单元水下探测单元,所述的甲板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缆管理、监控水下探测单元上设备部件的运行,并收集水下探测单元上传感器设备传回的数据,甲板收放单元控制通过收放线缆连接在甲板收放单元上的水下探测单元的运行位置;所述的水下探测单元包括拖体系统、位于拖体系统上的压力舱、位于拖体系统中部的传感器控制舱以及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仓内包括步进电机、连轴器、电源模块、控制器等,这些设备分别和甲板控制单元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甲板控制单元包括数据传输解调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主控机、显示器、数据存储器、电源变换器和多串口器,其中数据传输解调器、显示器、数据存储器及电源变换器均连接到数字信号处理器主控机,由其统一控制管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甲板收放单元包括:所述的甲板收放部分包括收放架、绞车及其控制器,其中控制器控制绞车运转,绞车卷动用于控制收放架起落的缆绳。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下探测单元包括:拖体系统、压力舱、传感器控制舱和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钻头通过螺纹连接头和钻杆固定成一体的钻杆体、连接支架、支撑杆、电子仓、电子仓支架、压载块、压载块支架和吊装环。连接支架下方通过螺纹连接头与钻杆体连接,连接支架上方通过三根支撑杆与压载块支架相固定,电子仓支架通过3个半圆形抱箍固定在3根支撑杆上,电子仓放置在电子仓支架正中位置上。多频发射换能器组安装在连接支架下方一侧,多频信号接受器组通过螺栓固定在钻杆的外侧朝向多频发射换能器组的一侧,多频发射换能器组和多频信号接收器组分别通过水密电缆保持与电子仓联结。压载块中间有同心圆孔,可套在压载支架的三根支架杆上,通过改变放置的压载块数量来调节整个海洋探测钻杆所需的总重量。该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强度高,探测深度深,可适用于0~4000米水深的海洋探测,进行海底沉积物声速、声衰减高精度调查,海底界面反、散射特性研究,海底沉积物声学土工特性调查,天然气水合物和浅海含气层调查,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与声传播研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方便监测环境参数,探测海底的深度深,探测精度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说明书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拖体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根据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赤潮与渔场环境监测系统由甲板控制单元1通过信号线缆101和收放线缆201发射接收信号管理、监控水下探测单元3上设备部件的运行,并收集水下探测单元3上传感器设备传回的数据,甲板收放单元2控制通过收放线缆201连接在甲板收放单元2上的水下探测单元3的运行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
- 下一篇:具有硅清除电池的高效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