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气湿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9046.5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0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连君珍;毛雪君;毛丽敏;李玉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化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上给病人供氧的设备,特别是该设备中对氧气进行湿化的氧气湿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医疗技术领域,氧疗在临床治疗上应用广泛,但氧气湿化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实验证明,当氧流速在1~4L/min时,不论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口咽或鼻咽部均能对吸入气充分湿化,故勿需进行特别加湿;当氧流速>4L/min时,则应对吸入气进行充分的湿化,使患者更舒适地呼吸,并保护上气道黏膜,预防鼻出血和上气道炎症。目前,临床使用的氧气湿化器是直接把氧气输入管插入水中,该氧气输入的位于水中的端部就仅仅一个输出口,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①高流量给氧时,氧气湿化程度不足,容易造成患者呼吸道受损;②氧气遇水易出现一种高亢的气过水声,使患者心情烦燥,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和睡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氧气湿化程度,特别是氧流速>4L/min时的氧气湿化程度,并且能够很好的降低湿化瓶中气过水产生噪音,能有效地改善病患的吸氧环境,有利于病人治疗和休息的新型的氧气湿化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氧气湿化装置,包括有盛装氧气的瓶体,所述瓶体上设有氧气进气管和氧气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进气管延伸至瓶体内腔的下底部,所述氧气进气管的氧气输入端设置有将氧气气流进行分散的气流分散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氧气经通气管从气流分散装置入水,这时候氧气产生的气泡被多空球上的通孔限制后体积就比较小,这样当这些小的氧气泡与水接触后就增大了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以便氧气吸附更多的水,提高湿化程度;另外,小的氧气泡还可以减小氧气遇水出现的高亢的气过水声,不影响患的正常休息和睡眠。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为空心多孔球,该多孔球的球体壁面上设有供氧气流出的多个通孔,所述氧气进气管的输送通道与多孔球的空心部贯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结构比较简单合理,多孔球加工会比较方便,特别是空心的多孔球重量小,不会影响多孔球在水中的摆动;在这里多孔球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氧气进气管的位于瓶体内腔下底部的端部通过软管与多孔球连接,所述的软管插接在氧气进气管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我们利用氧气的冲力和水对多孔球的浮力,使软管及多孔球在水中摆动,从而避免气泡过多集聚,尽可能保证每个氧气泡都能与水进行充分接触。
本发明的最后设置是:所述多孔球球体壁面上的通孔均匀分布且大小相同,且通孔的直径小于1.5cm,所述的多孔球由在水中呈漂浮的材质制作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通孔直径的目的为了进一步限制从多孔球的通孔中出来的氧气泡的大小,多孔球用在水中呈漂浮的材质制作可以使它在水中呈漂浮状态,这样多孔球在水中摆动的幅度比较大,更利于氧气泡与水进行充分接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氧气湿化装置,包括有瓶体1,所述的瓶体1上端部设置有氧气进气管11和氧气出气管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氧气进气管11延伸至瓶体1内腔的下底部,在该氧气进气管11的端部套接有软管111,该软管111的另一端设置有空心的多孔球1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我们也可以不采用多孔球112,而是把软管111的顶端分设有多根细小的软管,这样也可以起到分散氧气,增加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的作用,但这种方式加工比较麻烦,通常不采用;另外我们还需要说明的是软管111可以与氧气进气管11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目的是为了更换多孔球112,保证多孔球112的卫生;所述的多孔球112上的孔1121均匀分布且大小相同,所述的多孔球112由在水中呈漂浮的材质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上述方案,氧气经氧气进气管11从多孔球112入水,增大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以便氧气吸附更多的水,提高湿化程度,同时还可以减小氧气遇水出现的高亢的气过水声,不影响患的正常休息和睡眠,还有我们利用氧气的冲力和水对多孔球112的浮力,软管111及多孔球112会在水中摆动,从而避免气泡过多集聚,尽可能保证每个小气泡都能与水进行充分接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我们也可以不设置软管111,直接把空心的多空球112设置在氧气进气管11的端部,这样也可以达到湿化氧气的目的,但效果不是很好,通常不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未经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