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雾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7130.3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威瑞泰默赛多相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能进行气液分离的捕雾器。
背景技术
捕雾器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分离处理中,运用已较为普遍。现有的捕雾器一般包括罐体和充满在罐体内的密集型凝结材料,其中,罐体顶部开有输入口、底部开有输出口,罐体内的凝结材料一般采用密集交织的丝网,比如纵横交错的金属丝网、立体型滤网等等。实际使用时,气液混合雾气从输入口进入到罐体内,通过凝结材料将雾气中的液滴凝结后,液体从底部的输出口输出。如专利号为ZL200620078754.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天然气复合分离器》、专利号为ZL200620007889.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钻井液两级除气装备》、专利号为ZL200820090257.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存储式温度与压力一体化高精度测试装置》中都运用有类似的捕雾器。但现有的捕雾器,由于凝结材料填塞满了整个罐体,使得罐体内液体自上而下的流通大幅受阻,造成流速过慢,使捕雾器的工作效率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捕雾器中仅设置一个入口一个出口,没有设置与液体输出通道隔离的专供气体排出的出口,而在实际工作时,从输入口进入的气液混合雾气是带一定压力输入的,气体无法上升到输入口而只能从输出口排出,这样,又会重新与从输出口排出的液体进行混合,虽然雾气中的液滴通过凝结材料而形成液体,但最后气体仍旧会与液体混合,没有实现气液分离,对气液分离处理帮助不大。因此,现有的捕雾器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同时实现良好气液分离效果的捕雾器,其罐体内气体、液体流通畅通,能大幅增加罐体的处理速度,提高捕雾器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捕雾器,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液滴聚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出气管、侧壁设置有进口管、底部设置有出液管,其中,所述进口管与罐体的侧壁相切,而所述出气管从罐体的顶部伸入到罐体的内部中央,该出气管的底端封闭;
所述液滴聚集层呈筒状,其套设在所述出气管的下部分外围,并与罐体内壁留有间距,所述出气管在对应液滴聚集层的管壁上开有透气口,而所述进口管在罐体上的入口位置位于所述液滴聚集层的上方。
所述出气管下部分上的透气口是供气体透过的孔道,透气口可以是多个分布在出气管圆周壁上的透气孔,也可以是多个沿出气管的轴向设置的透气槽。
所述液滴聚集层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材料制作,其中以金属丝过滤网为最佳,而液滴聚集层需具有一定高度,才能形成较大的凝结区,为便于将金属丝过滤网固定成型,所述液滴聚集层的顶部、底部可以分别设置有顶板、底板,液滴聚集层的中央贯穿有一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位于顶部、底部的两个连接环和连接在两个连接环之间的多根连接条,这两个连接环就分别与顶板、底板相连,从而使顶板、底板和固定架一起连接成一个固定框架,而供所述液滴聚集层固定设置,比如,金属丝过滤网中的每根金属丝端部就可以固定在顶板、底板以及固定架上,其中,所述底板为一多孔板,而供液滴通过而向下流动。
所述固定架中的多根连接条以沿出气管的轴向、等间距设置为佳。
所述出气管底部的封闭状态可以通过在出气管底端设置一堵塞板而将出气管底部封闭,即可实现。
为方便筒状液滴聚集层在出气管下部分外围的固定安装,所述液滴聚集层底部的底板中央下方还可以设置有一挡板,通过螺栓与螺母将底板夹固在挡板与堵塞板之间,从而将整个液滴聚集层固定在出气管外围。
作为进一步改进,针对含气比例相对较高的气油水混合物,为使该捕雾器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在所述进口管上还可以相连有一横躺设置的U型预分离管;这样当含气比例相对较高的气油水混合物在进入罐体之前,气油水混合物先流经U型预分离管时,气体中夹带的部分液滴会自然地碰撞U型预分离管的管壁,形成液膜而附着在管壁上,实现初步的气液预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分开设置出气管、出液管,气体能单独从罐体的顶部输出而与液体的输出相隔离,实现气液分离,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捕雾器在对雾气中的液滴进行凝结汇集的同时,还能实现对雾气进行气液分离的目的,帮助了整个气液分离处理流程,能大幅提高整体的气液分离效果;并且,捕雾器中的雾气在罐体内是以旋流方式进入液滴聚集层的,气体通过出气管管壁上的透气口而通向出气管,向上流动并最终排出罐体,液体从液滴聚集层底部自然流到罐体底部,气体、液体具有各自的流通通道,且流通畅通,使得罐体的处理速度能大幅增加,从而能提高捕雾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威瑞泰默赛多相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威瑞泰默赛多相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7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乳酸低温超细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袋式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