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双滑块抽芯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95597.4 | 申请日: | 200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斌;李健锋;杨志杰;苏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 |
| 地址: | 528309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双滑块抽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的抽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双滑块抽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具中一般均设有抽芯装置,抽芯装置作用是开模时脱开产品的倒扣部分,使产品顺利脱模。目前的抽芯装置主要分为机械抽芯和油压抽芯两种,其中机械抽芯主要是在模具中设置斜滑块,并与模具内腔的斜壁相配,当模具打开时滑块沿着斜壁滑动,滑块横向打开,产品可以脱出模具。但斜滑块在横向打开时同时作纵向移动,产品的侧分型部分容易出现拉花、破损的想象,严重降低产品的合格率,因此目前的抽芯装置一般以油压抽芯为主。而在使用油压抽芯装置时,必须在模具生产过程中增加油压部件,由于油压抽芯在开模过程中要占用时间,并且要费耗注塑机资源,同时所占模具空间较大,当出现漏油现象,模具较难清洁,所以油压抽芯模具的生产效率较低,机器的能耗与成本均较高。为此,人们针对油压抽芯装置进行了多种改进,如油压抽芯装置带动机械抽芯装置、两个油压抽芯装置并用、机械抽芯与油压抽芯装置并用等形式,但这种改进还是存在结构复杂、生产周期较长的缺点。因此,现有的模具抽芯装置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提高生产效率的模具双滑块抽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具双滑块抽芯装置,包括大滑块、固定在下内模板上的大滑块压板和固定在上内模板上的斜导柱,大滑块上设有固定在下内模板上中心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滑块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小滑块,小滑块两侧设有固定在下内模板上的小滑块压板,小滑块与小滑块压板之间为滑动连接。
所述大滑块上设有小滑块压座,小滑块压座与小滑块位置相对应。
所述小滑块上设有镶针。
所述小滑块呈钩腿状。
所述小滑块与镶针之间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模具抽芯装置进行改进,通过在大滑块的底部设置可滑动的小滑块,开模时大滑块带动小滑块作二次滑动,使小滑块在产品上容易脱出,所以在产品侧分型的位置上不会出现拉花或破损的现象。另外,双滑块抽芯装置省去了油压部件,除了精简了模具整体结构外,还不会出现油路密封、液压油污染产品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导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双滑块抽芯装置主要包括大滑块1、大滑块压板3、斜导柱10、中心导轨2。其中大滑块压板3固定在下内模板8上;斜导柱10固定在上内模板9上,并与下内模板8滑动连接;而中心导轨2则固定在下内模板8上。为了加强大滑块1脱出的稳定性,并使其更容易脱出产品,在大滑块1的底部设置至少两个小滑块4。小滑块4呈钩腿状,且小滑块4上设有镶针7,镶针7与小滑块4为固定连接,在开模时,小滑块4后移使镶针7顺利脱出。为了加强小滑块4开模的稳定性,在小滑块4两侧设置有小滑块压板6,小滑块压板6固定在下内模板8上,并与小滑块4滑动连接。大滑块1上设有小滑块压座5,小滑块压座5的位置与小滑块4相互对应,在小滑块4滑动时可起到限位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双滑块抽芯装置通过大滑块1和小滑块4的二次滑动开模,小滑块4在产品上容易脱出,所以在产品侧分型的位置上不会出现拉花或破损的现象。另外,双滑块抽芯装置省去了油压部件,除了精简了模具整体结构外,还不会出现油路密封、液压油污染产品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管挤出装置
- 下一篇:圆木多片锯开料机轴内喷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