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不干胶RFID吸波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4451.8 | 申请日: | 200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3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蔡小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02 | 分类号: | B32B7/02;B32B7/12;G06K19/07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石岐区红徽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不干胶 rfid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电磁波的材料,特别是一种应用于RFID电子标签抗干扰领域,吸收10~200MHz高频段电磁波的吸波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RFID系统在各行各业越来越多地应用,RFID电子标签因受到干扰,与读卡器之间的通讯中断而无法识别的问题日益突显,尤其是在一些金属器材上使用的电子标签,如:锅炉标签、大中型电梯年检标识标签、压力容器钢瓶年检标签、液化气钢瓶标签、物流集装箱标签等。由于这些RFID电子标签都是直接粘帖在金属物体的表面,金属物体表面会对电磁波信号产生反射和折射,RFID电子标签在接收来自前面读卡器发射的入射电磁波信号时,也会接收到来自后面金属物体表面的反射和折射波干扰信号,这种相位相反的干扰电波与入射电磁波叠加,使得标签本身接收的入射波能量大大削弱,造成标签接收灵敏度大幅下降,如果这种反射波的干扰强度达到或者接近入射波强度的50%以上时,造成的直接结果是,粘贴在金属物体表面的电子标签与读写器的可操作距离大为缩短,甚至无法进行标签信息的读写识别。
为了减少乃至克服这种RFID电子标签在金属物体表面使用过程中受到的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干扰,提高电子标签的识别率,增加电子标签的识别距离,现有技术的做法是在RFID电子标签天线和金属物体之间放置或粘贴一层等面积的吸波材料,用以阻止和吸收穿过吸波材料的入射波,同时也阻止和吸收由金属物体表面反射和折射给电子标签的干扰电磁波能量,吸波材料吸收的干扰能量引起磁环路谐振和环路涡流损耗,最后以热量的形式损耗掉,使金属表体对电子标签的干扰波得到有效阻止和吸收。但现有的应用于RFID电子标签的吸波材料,普遍存在制作工序繁琐,工艺复杂,并且价格过高,不利于推广使用,以及吸波效果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工序简单、过程易于控制、价格低廉、便于推广使用、吸波效果明显、稳定性好、厚度小的新型不干胶RFID吸波材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不干胶RFID吸波材料,它由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离型纸层、第一双面胶层、第一电磁波吸收层、第二双面胶层和第二电磁波吸收层经层压机在常温下压制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磁波吸收层和第二电磁波吸收层为分别均匀涂敷在第一双面胶层和第二双面胶层上的磁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波材料由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离型纸层、第一双面胶层、第一电磁波吸收层、第二双面胶层和第二电磁波吸收层经层压机在常温下压制而成,其制作工序简单、过程易于控制、价格低廉、稳定性好、厚度小,磁导率高,对频率在10~200MHz的电磁波吸收效果明显,能够吸收和衰减由空间入射的杂散电磁波能量,并将其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以达到减小或消除杂散反射波的目的。使用时撕掉离型纸层,将该吸波材料粘贴在金属物体表面,然后将RFID电子标签粘贴在该吸波材料上,使用方便、能提高RFID电子标签的抗干扰能力,从而延长RFID电子标签的识别距离,拓宽了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场合,特别适合于廉价的RFID电子标签在金属物体上的正常识别,有利于RFID电子标签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新型不干胶RFID吸波材料,它由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离型纸层1、第一双面胶层21、第一电磁波吸收层31、第二双面胶层22和第二电磁波吸收层32经层压机在常温下压制而成,压制后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制作出性能优异的RFID吸波材料。
所述第一电磁波吸收层31和第二电磁波吸收层32为分别均匀涂敷在第一双面胶层21和第二双面胶层22上的磁导率优异、饱和磁化强度高,频率特性好的纳米级优质磁粉,具有可吸收大角度范围入射波以及良好的宽频阻波特性。改变电磁波吸收层的材料或者改变其厚度,可以改变对不同频率电磁波的吸收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44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心齿轮式压力机的动力辅助输出装置
- 下一篇:龟头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