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漏排水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3808.0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震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21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除漏防止渗水的排水管的技术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卫生间所使用的排水管一般采用在单一的整体排水管直接与下水管道的相套接来进行排水,排水管与下水管道为防止渗水而与卫生间的防水层、水浆层为密封隔绝的,由于卫生间下铺设有防水层有效防止水往下层的楼层滴漏,但是容易在防水层上积有渗水,而该渗水难以从排水管排出,从而造成卫生间内经常潮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可以使防水层的积水从排水管内排出的新型除漏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漏排水管,包括排水管管体及与排水管管体相连接且可套入连接于下水管内的连接管接头,所述排水管管体在与连接管接头连接的端部上设有用于排水的栅栏孔,连接管接头在与排水管管体连接的端部上设有用于排水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与栅栏孔相邻接并在栅栏孔下方。
所述的凹槽的水平线比排水管管体与连接管接头相连接的端部水平线低。
连接管接头的外径比排水管管体的外径小,这样连接管接头可以套入下水管的管体内,并且使用下水管的管体外径与排水管外径大小一致,方便其安装操作。
还有,由于连接管接头凹槽的水平线比排水管管体与连接管接头相连接的端部水平线低,因而,当连接管接头套入下水管的管体内,可有效避免下水管切口与排水管管体连接不平的现象,使在下水管切口不平的情况下可有效使积水通过连接管接头的凹槽引流至下水管内去。
当然,凹槽与栅栏孔的数量可以同时设置在管体外周的多处,保证多处排水,这样可有效快速解决积水排流的问题,保证了有效排流卫生间下防水层的积水,保持了卫生间的干燥整洁卫生。
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先将连接管接头套入楼板层的下水管管体内,而且保证连接管接头与下水管的连接部在带有防渗沙石层的防水层上面,然后在防渗沙石层上面铺有水泥沙浆层,再在水泥沙浆层上面铺设瓷砖等,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程过程。安装完成后,防水层的积水可有效通过防渗沙石层汇集凹槽与栅栏孔周围,然后通过凹槽与栅栏孔排流至下水管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排水管管体及连接管接头处分别设有具有排水作用的凹槽与栅栏孔,使卫生间防水层的积水可以通过凹槽与栅栏孔有效排流至下水管,解决了卫生间防水层积水而引致卫生间地面经常潮湿的问题,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适合普通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漏排水管,包括排水管管体1及与排水管管体相连接且可套入连接于下水管内的连接管接头2,所述排水管管体在与连接管接头连接的端部上设有用于排水的栅栏孔3,连接管接头在与排水管管体连接的端部上设有用于排水的凹槽4,所述的凹槽4与栅栏孔3相邻接并在栅栏孔下方。
所述的凹槽4的水平线比排水管管体与连接管接头相连接的端部水平线低。
连接管接头2的外径比排水管管体1的外径小,这样连接管接头可以套入下水管的管体内,并且使用下水管的管体外径与排水管外径大小一致,方便其安装操作。
还有,由于连接管接头凹槽4的水平线比排水管管体与连接管接头相连接的端部水平线低,因而,当连接管接头套入下水管的管体内,可有效避免下水管切口与排水管管体连接不平的现象,使在下水管切口不平的情况下可有效使积水通过连接管接头的凹槽引流至下水管内去。
当然,凹槽4与栅栏孔3的数量可以同时设置在管体外周的多处,保证多处排水,这样可有效快速解决积水排流的问题,保证了有效排流卫生间下防水层的积水,保持了卫生间的干燥整洁卫生。
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先将连接管接头2套入楼板层5的下水管管体内,而且保证接管接头2与下水管的连接部在带有防渗沙石层的防水层6上面,然后在防渗沙石层上面铺有水泥沙浆层7,再在水泥沙浆层上面铺设瓷砖等,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程过程。安装完成后,防水层的积水可有效通过防渗沙石层汇集凹槽与栅栏孔周围,然后通过凹槽与栅栏孔排流至下水管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震,未经朱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3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蔽电源线
- 下一篇:避雷器法兰盘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