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智能型豆芽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3517.1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9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振巧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智能型 豆芽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芽机,尤其是一种全自动智能型豆芽机,主要应用于家庭生活领域。
背景技术:目前的豆芽机还未实现全自动化,还需通过手动操作将培养桶以上部分抬起,再进行人工加水;而且豆芽机的淋水功能,需通过手动按动开关来实现,淋水时间及淋水周期有可能不符合特定豆类的发芽规律,导致豆芽的发芽效果差。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智能型豆芽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智能型豆芽机,包括底座,进水管,进水电磁阀,水泵,出水电磁阀,出水管,排水桶,储水桶,培养桶和顶盖。进水管与进水电磁阀连接。水泵与进水电磁阀和出水电磁阀连接。出水管的一端与排水桶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电磁阀连接。水泵、进水电磁阀和出水电磁阀设置在底座内。电脑板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储水桶,水管B下端与水泵连接,上端与水管A连接,并插入储水桶内。培养桶设置在储水桶上。底盘、隔离板、扇片A、扇片B和水管A设置在培养桶内。底盘设置在储水桶的桶底,隔离板设置在底盘上,扇片A和扇片B插入隔离板内。水管A穿过底盘和隔离板,水管A的上端设有T型喷水头。顶盖盖在培养桶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脑板控制出水电磁阀和进水电磁阀来控制储水筒内的排水和进水(电脑板已根据各种豆类的发芽规律设定好换水周期和换水量的程序),从而实现豆芽机的定期全自动换水;根据不同豆类的发芽规律实现特定的淋水周期和淋水时间,从而实现符合该豆类的淋水周期和淋水时长,使豆芽的发芽效果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全自动智能型豆芽机,包括底座1,进水管5,进水电磁阀3,水泵4,出水电磁阀16,出水管17,排水桶18,储水桶6,培养桶8和顶盖15。进水管5与进水电磁阀3连接。水泵4与进水电磁阀3和出水电磁阀16连接。出水管17的一端与排水桶18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电磁阀16连接。水泵4、进水电磁阀3和出水电磁阀16设置在底座1内。电脑板2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有储水桶6,水管B7下端与水泵4连接,上端与水管A13连接,并插入储水桶6内。培养 桶8设置在储水桶6上。底盘9、隔离板10、扇片A12、扇片B11和水管A13设置在培养桶8内。底盘9设置在储水桶6的桶底,隔离板10设置在底盘9上,扇片A12和扇片B11插入隔离板10内。水管A13穿过底盘9和隔离板10,水管A13的上端设有T型喷水头14。顶盖15盖在培养桶8上。
工作原理: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通过电脑板控制出水电磁阀和进水电磁阀来控制储水筒内的排水和进水,从而实现豆芽机的定期全自动换水;根据不同豆类的发芽规律实现特定的淋水周期和淋水时间,启动豆芽机上某种豆类的功能按键后,电脑板即以设定好的程序来控制运行水泵抽水,再通过水管和T型喷水头将水淋到底盘和扇片间的豆类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振巧,未经杨振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3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易清洗保温杯
- 下一篇:一种冷、热饮机用增强型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