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风柜的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3205.0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2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标;陈绍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保标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公开的通风柜技术中,如专利申请号91219279.8,名称为“净化通风柜”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净化通风柜,主要由风机、通风管道、净化单元和通风柜主体等组成,其连接形式是:风机、排风管道及管道弯头之间采用法兰盘相连接,弯头通过天圆地矩连接段与通风柜主体相连接,净化单元安置在通风柜主体上方,使净化单元与通风柜合为一体。净化单元内充填固体吸附剂,这种净化通风柜,可使有害气体作业环境达到既通风又净化的目的,并且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该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只采用了固体吸附剂这一级净化,仅能吸附少量有害气体及较大的空气微尘,而对甲醛、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率低,使排放气体的达标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进一步提高通风柜的排放气体净化率的通风柜的净化装置。
通风柜的净化装置,包括与通风柜的排风管道连通设置的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还包括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之后,且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进风口连通。
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是用于盛装固体吸附剂的过滤装置。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是指电源向电极提供一特定电压、特定波形的电流,需要处理的空气被引导到电极,在电极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中有害物质(尤其是有机物)被电离分解,以达到净化目的。
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之后是指沿排风管道中的气流流向,先设置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后设置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也就是说废气先流经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随后再流经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可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内,也可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其发生电力分解反应的区域与所述排风管道连通即可。而且为了尽量避免废气对排风管道的腐蚀,最好是将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进风口直接安装在通风柜的顶部,即:排风管道的最初阶段,而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进风口与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出风口之间的连接管道越短越好。
从通风柜排出的废气首先流经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经固体吸附剂吸附过滤后,废气中的较大微尘以及部分有害气体被吸附,随后经过固体吸附剂吸附净化的废气从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排风口排出并进入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进风口,再经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电离分解为单质或无害分子,经过该级净化后,废气已经完全达标。最终,经二级净化处理后的气体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出风口排出并继续经排风管道排放至大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多个呈筒状的电极和相应数量的针状电极,多个所述呈筒状的电极及多个针状电极分别并联,并分别电联接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高压电源上。
还可以将多个电极依次串排起来,根据废气中所含的多种有害物质的特性,调节各电极对应电源所输出的电流特性,废气依次流经多个电极,从而实现对废气中的多种有害物质进行电力分解,以达到净化处理的更佳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多个所述呈筒状的电极固连为一体并呈蜂窝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电源电路中设置有频率调节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频率调节控制装置与通风柜的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在通风柜的控制面板上设置变频调节按钮,所述变频调节按钮与通风柜的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固体吸附剂装置内部设置多个平行的搁置槽,多个所述搁置槽之间的相邻侧壁互通;设置与所述搁置槽适配的、且顶部敞口的吸附剂容纳盒,所述吸附剂容纳盒可抽取地放置在所述搁置槽内,所述固体吸附剂放置在所述吸附剂容纳盒内,多个所述吸附剂容纳盒之间相邻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侧壁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吸附剂容纳盒的底部至少设置一个底部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固体吸附剂为以蛭石为载体的碱性吸附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固体吸附剂过滤装置的下部分为长方体状,上部分为倒漏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保标,未经李保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3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热风茶叶提香机
- 下一篇:锁芯型动物颅内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