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柔性触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2956.0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0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04 | 分类号: | H01H73/04;H01H71/3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1123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柔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触头是断路器的关键零部件,它对断路器的主要性能(如通流能力,分断能力,电寿命,动、热稳定性,接触可靠性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断路器而言,触头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图1、2为现有的某一断路器局部结构示意图,它主要有:绝缘子1、上铁芯座4、下铁芯座2、线圈3、支架5、永磁体6、衔铁7、轴8、动触头9、静触头10、12,支撑板11组成。其具体结构是这样的:支架5主要有底板a、板b及四根支柱c组成,底板a与四支柱c焊接,板b与四支柱通过垫圈和螺母连接;上铁芯座4,下铁芯座2通过螺纹连接,线圈3和永磁体6装于上铁芯座4,下铁芯座2中;衔铁7与轴8通过销连接,绝缘子1一端与轴8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动触头9通过螺钉连接。动触头9与静触头10、12接触部位焊有银片,静触头10、12安装于支撑板11上,并用螺栓、螺母紧固;支撑板11用螺栓紧固于支架5的底板a上。上铁芯座4、下铁芯座2、线圈3、支架5、永磁体6、衔铁7、轴8组成永磁机构,其中线圈3得电后可驱动轴8上下移动,从而使动触头9与静触头10、12快速断开或闭合,永磁体6用于对动触头9的状态保持。该断路器触头装置虽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但由于动、静触头为刚性接触,而支撑板11为非金属绝缘材料,其上下面的平面度和相互平行度较差,且受力后易变形。这会使两静触头10、12上端面(与动触头接触面)共面有困难,使动、静触头间接触面积较小,接触电阻较大;有时候通过组合加工使静触头10、12上端面共面,但随着动触头9的多次合闸冲击,动、静触头间的接触会变坏,使接触电阻增大,接触可靠性降低,从而致使断路器的综合性能(如通流能力,分断能力,电寿命,动、热稳定性,接触可靠性等)下降,严重的会烧毁电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路器柔性触头装置,它能有效地改善动、静触头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提高其接触可靠性,以满足断路器的各项性能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柔性触头装置,包括绝缘子、上铁芯座、下铁芯座、线圈、支架、永磁体、衔铁、轴、动触头、静触头,其特征是将现有的触头装置的静触头设计成由多片细小触片构成的柔性触头,柔性触头通过销与支座相连接;支座安装在支撑板上;在每个柔性触头下面加设了弹簧;这样,当断路器合闸时,动触头压下柔性触头,弹簧对柔性触头产生作用反力,使柔性触头始终紧贴动触头,从而减小接触电阻,确保了断路器的各项使用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断路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断路器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绝缘子 2-下铁芯座 3-线圈 4-上铁芯座 5-支架 6-永磁体 7-衔铁 8-轴 9-动触头 10-静触头11-支撑板 12-静触头 13-母排 14-软连接 15-销 16-柔性触头 17-支座 18-软连接 19-母排 20-支撑板 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柔性触头装置,包括绝缘子1、上铁芯座4、下铁芯座2、线圈3、支架5、永磁体6、衔铁7、轴8、动触头9、静触头10、12,其特征是将现有的触头装置的静触头10、12设计成由多片细小触片构成的柔性触头16,柔性触头16通过销15与支座17相连接,支座17安装在支撑板20上;在每个柔性触头16下面加设了弹簧21;柔性触头16通过软连接14、18与两侧母排13、19相连接;这样,当断路器合闸时,动触头9压下柔性触头16,弹簧21对柔性触头16产生作用反力,使柔性触头16始终紧贴动触头9,以达到有效地减小接触电阻的目的,从而确保了断路器的各项使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2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