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合真空的转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0957.1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4 | 分类号: | F26B5/04;D01D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5323 浙江省慈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真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行业一种转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涤纶短纤生产的PET原料,纺丝前都要先用转鼓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干燥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原料和出丝的质量,因此转鼓干燥环节至关重要。转鼓干燥的工艺流程是:一台W5真空泵联接一台转鼓设备,采用一对一形式对原料进行抽真空处理。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对一形式抽真空,当一批原料真空干燥结束切换另一批原料时,真空泵必须停车,等到把新的原料加入到转鼓里面后,才可以重新开启真空泵工作,因此真空度又要从0开始,导致每次原料干燥处理周期长,效率低,无法满足公司高效生产作业时对原料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效率高,大大提高真空利用率的转鼓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联合真空的转鼓系统,该转鼓系统包括多个转鼓和多个真空泵,多个真空泵通过管道连接有真空罐,真空罐通过多根管道分别连接到每个转鼓。作为优选,所述的真空罐为两个,两个真空罐相并联。
本实用新型真空泵取消了原先对转鼓一对一的联接方式,用蒸汽管道串联,联合进行抽真空作业。真空罐作为通向转鼓的中介:真空泵先向真空罐抽真空,真空罐再依次分配至每个转鼓进行真空干燥处理。
该装置的真空罐同时具有储存真空气压的作用,因此一批原料真空干燥结束切换另一批原料时,真空泵无需停车,真空气压储存在真空罐里,等到新原料再次真空干燥时,储存的真空气压直接由真空罐供给到转鼓,真空度在短时间内达到工艺要求,无需从0开始。
上述的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以往真空泵和转鼓一对一形式对原料真空干燥处理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大大缩短了原料真空干燥处理的时间,节约能耗,保证了公司快节奏的生产作业时对原料的供给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联合真空的转鼓系统,依次包括W5真空泵1用蒸汽管道联接,蒸汽管道联接到两个真空罐2,两个真空罐2相并联,真空罐2利用真空管道依次分配至每个转鼓3。
如图1所示,所有W5真空泵1用蒸汽管道串联成一个整体,取消了原先对转鼓3一对一形式的联接方式,采取联合抽真空作业的方法,真空罐2作为了通向转鼓3的中介,W5真空泵1先向真空罐2抽真空,真空罐2再利用蒸汽管道依次把真空气压分配至每个转鼓3,对原料进行真空干燥处理。
真空罐2同时具有储存真空气压的作用,因此一批原料真空干燥结束切换另一批原料时,真空泵1无需停车,真空气压储存在真空罐2里,等到新原料再次真空干燥时,储存的真空气压直接由真空罐2供给到转鼓3,真空度在短时间内达到工艺要求,无需从0开始,大大缩短了原料真空干燥处理的时间,节约能耗,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0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COD在线监测的电解池装置
- 下一篇:臂式照相机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