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移担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0315.1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苏荣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荣富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移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救护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转移担架。
背景技术
在救治病人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病人转移,从事故现场将病人转移到医院或将病人从病床上转移到手术台上等,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救治病人,病人需要快速安全地转移到目的地。能快速安全地转移病人的转移担架是医疗救助必不可少的工具,现有的转移担架存在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及在转移病人过程中平稳性不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便捷、安全及平稳性好的转移担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转移担架,包括能承担病员体重的呈板状的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四周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提手孔。
架体为一次成型而成,架体承受重力强度比较大,该转移担架能应用于大部分病员。在架体的四周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提手孔,便于医护人员等能更加方便、安全和稳定地转移病员。
在上述的一种转移担架中,所述的架体上设有若干安全带。
安全带可以在转移病员中将病员更好地固定在架体上,使病员在转移过程中能得到更加安全和稳定的转移,安全带可以为锁扣式辅助安全带。
在上述的一种转移担架中,所述的提手孔为条形孔。
在上述的一种转移担架中,所述的提手孔为其中部设有两个加强条的条形孔,该加强条与架体是一体的。
提手孔为条形孔,医护人员等可以很方便地将手抓在提手孔中稳定、安全地将躺在架体上的病员转移到目的地。提手孔也可以为中部设有与架体连为一体的两个加强条的条形孔,加强条可以增加提手孔的强度,使提手孔在使用中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担架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上述的一种转移担架中,所述的架体的上、下表面为方形,所述的方形为长方形在其四个角上各切割掉一个等腰三角形而成。
长方形在其四个角上各切割掉一个等腰三角形后,会在其四个角的部位上各形成一条边,提手孔可以设置在这些边上,方便更多的人同时参与到用转移担架转移病员。
在上述的一种转移担架中,所述的架体的上、下表面为椭圆形或长方形。
在上述的一种转移担架中,所述的架体由聚丙烯材料制作而成。
聚丙烯材料为优质高强度材料,由聚丙烯材料制作而成的架体强度比较高,承重能力强,保证了病员在转移中的安全性。制作架体的材料还可以为聚乙烯或聚碳酸酯或AB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转移担架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1、本转移担架的架体与提手孔是一次成型而成,还有架体是由优质高强度材料聚丙烯制作而成,因此本转移担架强度高、承重能力强。
2、架体的上、下表面为方形或椭圆形设置,便于更多的人参与到用担架转移病人中来,能使转移担架上的病员更加稳定、安全。
3、本转移担架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中,1、转移担架;2、架体;3、提手孔;4、加强条;5、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转移担架包括能承担病员体重的呈板状的架体2,架体2由优质高强度材料聚丙烯制作而成,架体2的上、下表面为方形,方形为长方形在其四个角上切割掉一个等腰三角形而形成。架体2四周边缘均匀开设有八个提手孔3,提手孔3为其中部设有两个加强条4的条形孔,加强条4与架体2是一体的,架体2上还设有两个安全带5。
在使用过程中,将转移担架1置于病人体下或床单下,必要时扣上安全带5,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医务人员等通过架体2四周边缘的提手孔3将担架平行稳定地抬起,平稳、安全地将病人转移到手术台、病床及所需位置,然后卸掉一侧安全带5,将转移担架1从人体下或床单下抽出即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荣富,未经苏荣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0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报箱
- 下一篇:超快三极管HEMT器件工作频率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