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9366.2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6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3/08 | 分类号: | B65D43/08;B65D23/00;B65D8/02;B65D8/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子,尤其涉及一种盛放液体的包装罐。
背景技术
现有的罐子,如附图3、4所示,包括罐体1、罐盖2,罐体1上与罐盖2配合的部分形成一个罐圈11,开口12位于罐圈11的中间,罐圈11靠近开口12的外侧的位置形成一个向下的凹槽111,罐圈11的内侧切边112向外卷曲形成环形卷口113,罐盖2上与罐圈12上凹槽111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一个向下的凸起21,盖上罐盖2时,罐盖2上的凸起21正好插入罐圈11的凹槽111处。罐圈11与罐盖2的接触线为图4上的ab段弧线,接触长度较小。这种结构的罐子经常会出现罐子内的液体包装物与罐圈11的切边112直接接触,从而导致罐圈11的切边112处生锈,造成罐子包装物被污染,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影响被包装物质量的罐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罐子,包括具有开口的罐体、覆盖在所述的罐体上的开口处的罐盖,所述的罐体上与所述的罐盖配合的部分形成一个罐圈,所述的开口位于所述的罐圈的中间,所述的罐圈靠近所述的开口的外侧形成一个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的罐圈的内侧切边向外卷曲形成环形卷口,所述的罐盖上与所述的第一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一个向下的第一凸起,所述的罐盖上第一凸起的内侧还有一个向下的第二凸起,所述的第一凸起和所述的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环形卷口嵌入所述的第二凹槽并且所述的切边被完全密封在所述的第二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环形卷口至少有一半长度与所述的第二凹槽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优点是:盖上罐盖时,罐圈的切边嵌入第二凹槽中,所述的罐圈与所述的罐盖的接触长度超过所述的环形卷口的一半长度,不仅在密封性能上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同时也避免了罐子内的被包装物与切边接触而影响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3为现有罐子的主视图;
附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罐体;11、罐圈;111、第一凹槽;112、切边;113、环形卷口;12、开口;2、罐盖;21、第一凸起;22、第二凸起;23、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罐子,包括具有开口12的罐体1、覆盖在所述的罐体1上的开口12处的罐盖2,所述的罐体1上与所述的罐盖2配合的部分形成一个罐圈11,所述的开口12位于所述的罐圈11的中间,所述的罐圈11靠近所述的开口12的外侧形成一个向下的第一凹槽111,所述的罐圈11的内侧切边112向外卷曲形成环形卷口113,所述的罐盖2上与所述的第一凹槽111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一个向下的第一凸起21,所述的罐盖2上第一凸起21的内侧还有一个向下的第二凸起22,所述的第一凸起21和所述的第二凸起22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3,所述的环形卷口113嵌入所述的第二凹槽23并且所述的切边112被完全密封在所述的第二凹槽23内。
盖上罐盖2时,所述的罐盖2上的第一凸起21正好插入所述的罐圈11的第一凹槽111处,同时所述的罐圈11的切边112嵌入所述的第二凹槽23中,所述的罐圈11与所述的罐盖2的接触线为图2上的ac段弧线,接触长度超过所述的环形卷口113的一半长度,不仅在密封性能上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同时也避免了罐子内的被包装物与切边112接触而影响产品质量。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9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