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样本采集化验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8718.2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浦隆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G01N21/78;C12M1/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本 采集 化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分析化验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样本采集化验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中,进行化学分析化验的一般方法是临床或者现场采样后再送到实验室去做进一步的分析化验,在此过程中,要保证样本的质量、样品采集后不受污染及化验的精确结果是非常困难的,另外,由于时间上的延误将会导致样本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而要在现场直接得到化验结果,或者在采集到样本后及时对样本进行预处理,然后再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化验分析,目前的器械还很难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现场对样品采集、处理、化验的装置,通过该装置可直接得到实验结果,或者通过进一步分析在仪器上读取结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样本采集化验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相套接并可分离的反应器和反应管,所述的反应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是可挤压变形的,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中置有可挤压破损的储液囊,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开孔,所述外壳体上连接有与所述开孔相连通的采样管,所述采样管上具有与该采样管管腔相连通的采样器,当所述反应器和所述反应管相套接在一起时,所述采样器置于所述反应管中。
所述外壳体包括下部具有开口的套子、上端封住所述开口的连接件,所述可挤压破损的储液囊置于所述套子内,所述套子是可挤压变形的,所述连接件的下表面上开设有所述开孔,所述采样管固定地插入所述开孔,所述反应管可分离地套在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上。
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套子内的上端面呈V形,该V形上端面的最低点上设有开口,该开口形成了所述开孔的上孔口。
所述连接件的下端部上围绕有一圈侧翼,所述一圈侧翼与所述连接件的下端部之间有容纳空间,当所述反应管套在所述连接件的下端时,所述反应管的管口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所述采样器为拭子,该拭子置于所述采样管的端头上。
所述采样器为螺旋取样锥,该螺旋取样锥置于所述采样管的端头上。
所述储液囊是由易破损的材料制成。
所述易破损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或者玻璃。
所述套子是由软性塑料制成。
所述反应管是透明管。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在样本采集化验的装置中,可挤压破损的储液囊置于可挤压变形的外壳体中,则挤压外壳体,储液囊被压破,储存的液体流出,经开孔流至采样管中,然后到达采样器上,采样器上采集有样品,则样品会与储液囊中的液体发生反应,这样在样品采集现场就可立马得到实验结果,或者在采集现场先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送往实验室进一步分析,这样可有效地避免样品不稳定发生性能改变或者降解,在反应器和反应管相套接时,采样器置于反应管中,这样一方面,可有效地避免采样器在运输或者携带过程中受污染,另一方面在有些场合,样品与储液囊中液体的反应是在反应管中进行的,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采样器采用拭子;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采样器采用螺旋取样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浦隆生物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浦隆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8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射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
- 下一篇: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