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能表手持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7563.0 | 申请日: | 200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6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翁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G09F9/35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200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能表 手持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电子产品,用于电表制造厂的产品测试和电力部门的计量、用电检查、电费回收工作。
背景技术
目前,带485和红外通信功能的电能表在供电企业得到广泛使用。
485和红外通信为供电企业远程数据采集带来了可能,但时常会发生采集不到数据或采集非有效数据的现象,人们难以判断是线路问题,还是电表通讯接口问题,通常首先把电能表带回电能表检定室做通信测试,合格后再装回现场,若仍然不行,再检查通信线路。这样做费时费力,效率极其底下。若能在现场对表记进行通信测试,则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一些电能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计度器卡字、液晶显示缺笔画和黑屏现象,抄表人员无法获得真实用电指数。传统的方法是将“故障表”拿回电能表检定室校验,面对这样的故障,特别是对液晶电能表,检定员也不容易准确判断。若能在现场通过读取电能表存储器中的内容,则可以准确快速的获取真实用电信息,公平、公正维护企业和用户利益。
国内也有部分电表厂家生产类似的编程器、测试仪等,但它们都是用于调试各自产品,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适用于现场工作的具有通信规约全兼容的电能表手持单元,以期本实用新型能够与在用的各种电能表进行485或红外通信,并能以液晶屏LCD显示用电信息。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智能电能表手持单元的结构特点是设置具有数据存储和在线编程功能的手持单元,所述手持单元通过RS485总线或红外传感器与被测电能表进行通信,获取电能表的用电信息;所述手持单元中设置有用于显然所获取的电能表用电信息的液晶屏;在所述手持单元的面板上,设置有用于选择不同通信信规约和查询命令的按键,并设置有用来显示手持单元工作状态和错误报警的蜂鸣器及发光二极管;所述手持单元以其CPU与电池电压监测芯片连接,以监测电池用电状况。
本实用新型智能电能表手持单元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是采用3.3V OCM12864-9液晶显示模块LCD;所述RS485总线是选择3.3V Max485通信芯片U2;所述红外传感器的红外接收管U11为选择为JS1838。
所述液晶显示模块LCD通过插线排J2与CPU的IO口相连接,在CPU中输出的液晶背光控制信号通过三极管Q3和电阻R29接入液晶显示模块LCD的20脚。
所述通信芯片U2的1脚和4脚分别接CPU的33脚和32脚;通信芯片U2的8脚和5脚分别接电源3.3V和地,通信芯片U2的7脚和6脚并接稳压管Z1后通过通信线缆与电能表485接口相接。
所述红外接收管U11通过上拉电阻R33接至CPU的串行口接收端,红外发射载波信号通过定时器产生,CPU串口产生红外信号,叠加载波信号后通过红外发射管IRDA_LED向电能表发出命令帧。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可以和国内在用的各种型号在485和红外接口的电能表通信。
2、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线编程,用于软件升级。
2、本实用新型低功耗,只需要3节7#电池为供电电源。
3、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便于携带,仅比手机略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硬件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最小系统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扩展功能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程序流程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通信中断处理程序;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按键中断处理程序;
图4c为本实用新型定时中断处理程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硬件结构:
参见图1,本实施例单片机为MSP430F149,液晶显示模块为3.3V OCM12864-9,485通信芯片为3.3V Max485,红外通信包括红外发射和接收,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射管,接收元件为JS1838,电池为3节7#电池,当电池电压低于3.7V时,手持单元报警,并在LCD上低电压。
参见图2a、图2b,电池通过AS1117-3.3V电源转换芯片U5转换成3.3V给系统供电,按键K0-K4和CPU的CPU的P1.0-P1.4口连接。不按时,P1口通过下拉电阻R6-R10接至低电平,按下时,P1口为高电平,用于实现不同通信规约和查询命令帧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南供电公司,未经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南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7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