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小容量注射剂的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6042.3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167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端木于良;杨帆;甘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 晖 |
地址: | 241000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容量 注射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射器,特别属于用于小容量注射剂的注射器。
技术背景
目前我国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中最难克服的缺陷应为可见异物项。因该缺陷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概括有如下因素:1、在洗瓶工序中,目前国内药品生产企业普遍采用超声波洗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安瓶质量差异,须不断调整超声波频率,难免出现误差,频率过高,安瓶易发生结构变化,频率过低,易清洗不净。如脱水不彻底,难免有少量异物。2、在烘瓶工序中:安瓶经清洗后,须经远红外隧道烘箱灭菌,烘干。在此工序中,由于需经排湿,冷风吹冷却工序,难免少量异物进入已清洗安瓶。3、在灌封工序中:灌封机第一根针为压缩空气吹瓶,目的是在灌装药液前吹净安瓶,但由于安瓶的干燥程度,压缩空气压力大小,角度偏差,深度偏差,难免少量异物未吹尽。4、药液本身的原因:部分品种在配料工艺上的偏差、异常,难以保证灭菌后不会出现白点等异常情况。5、在灯检工序中:为确保每支药都不出现可见异物,药厂均设置灯检工序,每支药均经人工肉眼观察有无异物。由于人的疲劳,少量微小异物难免漏检。6、在使用过程中:在医院临床中,医护人员使用小容量注射剂时,通常是先将安瓶折断或敲碎,不论哪种方式,均难免有少量微小玻屑进入药液中。而含有可见异物的小容量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确保人民用药安全的用于小容量注射剂的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用于小容量注射剂的注射器,包括针头、针管,在针头与针管之间设有过滤装置。
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滤芯,所述的滤芯与外壳为过盈配合,以使滤芯能充分过滤小容量注射剂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见异物。
所述的滤芯的材料为聚砜或聚四氟乙稀。
所述的滤芯的过滤规格为0.45μm、0.22μm。
所述的外壳的材料为硅胶。
所述的过滤装置为一次成型制造,再经灭菌后密闭保存,使用时可在100℃水中再次消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的过滤装置具有易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易推广的特点,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使可见异物不能进入人体,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2中,1为针头、2为针管、3为过滤装置、4为外壳、5为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
用于小容量注射剂的注射器,包括针头1、针管2,在针头1与针管2之间设有过滤装置3。所述的过滤装置3的一端套装在针头1的内部,另一端套装在针管2的外部。所述的过滤装置3包括硅胶外壳4、设置在外壳4内部的聚四氟乙稀滤芯5,滤芯5的过滤规格为0.45μm,所述的滤芯5与外壳4为过盈配合,以使滤芯能充分过滤小容量注射剂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见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两股侧线出料精馏装置
- 下一篇:静脉输液固定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