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力锅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5404.7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979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倪祖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H05B6/12;H05B6/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电压力锅都是单一压力和单一温度,所有的米饭和菜品只能通过调节保压时间来控制,不能根据食物的特性进行炊煮,造成食物的营养释放不完全问题。现有的多段压力控制多半是成本过高或是控制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压力锅,通过高低压开关连接在电路中,当煮米饭类较易熟食品时启动低压控制程序;当煮肉食类较难熟食品时启动高压控制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一外锅;外锅的底部外侧安装有第一、二压力保护开关,其中第一压力保护开关所承受的压力要高于第二压力保护开关所承受的压力,且第一压力保护开关与第二压力保护开关并联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其他技术方案:
所述电压力锅进一步包括位于外锅内的发热盘和弹性元件。
所述第一、二压力保护开关的开闭基于弹性元件的纵向位移量大小。
所述第一、二压力保护开关的开闭基于外锅底部的纵向位移量大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技术方案:
一种电压力锅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转换开关、与转换开关串联连接的第一、二压力保护开关、以及与第一、二压力保护开关串联连接的发热盘,其中第一压力保护开关所承受的压力要高于第二压力保护开关所承受的压力,且第一压力保护开关与第二压力保护开关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这种电压力锅,由于采用高低压控制技术,实现了不同食物不同炊煮,以最理想的温度、压力、时间将食物的营养精华统统释放出来。最终能让食物的营养和口感达到最完美结合。另外还具有成本低,控制精度较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外锅底部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外锅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1、外锅;3、发热盘;4、弹性元件;20、高压开关;22、低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这种电压力锅至少包括外锅1、位于外锅1内的发热盘3、位于发热盘3下方且也位于外锅1内的弹性元件4、和位于外锅1底部外侧的高低压保护开关(20,22)。而电压力锅的其他组件为常用件,故不一一介绍。高低压保护开关(20,22)电路上是并联连接的,且高低压保护开关(20,22)是通过感应外锅1底部或弹性元件4的纵向位移量来驱动开闭,其中高压保护开关20所承受的压力范围值在50-70KPa,而低压保护开关22所承受的压力范围值在20-30KPa。
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是结合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设置而在电路上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即提供一种电压力锅的加热电路,其包括一转换开关、与转换开关串联连接的高低压保护开关(SP1、SP2)、以及与高低压保护开关串联连接的发热盘,其中高压保护开关SP1与低压保护开关SP2并联连接。为提供用户使用方便性,还包括一选择是否定时的选择开关,如要定时则将选择开关朝向定时开关一路闭合,然后定时电机动作,等时间一到,定时电机停止,而定时开关则断开。
当用户启动高压程序时,通常是煮难以煮熟的食物,需将高低压转换开关朝向高压保护开关SP1所在的一路,然后发热盘3通电,当锅内压力超过高压保护开关SP1的范围值时,高压保护开关SP1动作断电即停止发热盘3工作。当用户启动低压程序时与高压程序相似,在此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5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