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免损伤制品表面的弯曲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2922.3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6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万志华;叶建彬;张文钦;吴志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加新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免 损伤 制品 表面 弯曲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冲压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避免损伤制品表面的弯曲模具。
背景技术
冷冲压制品涉及大量的弯曲面,为了弯曲一些角度超过90度的制品,大都需要采用多个冲压工序,经过多次弯曲才能成型。一种冷冲压弯曲件10(如图1B所示)就需经过两次弯曲才能完成弯曲,第一次将冲压件弯成120度折弯件10’(如图1A所示),第二次再弯曲成90度冲压件10(如图1B所示),在第二次弯曲中,由于弯曲凹模1’与冲头2’采用的是挤压弯曲方式,将冲压件10弯曲成90度,冲压件10的弯角处会与冲头内壁摩擦而被刮伤,这对于已有电镀层的冲压件电镀层的损伤是很大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作可靠的避免损伤制品表面的弯曲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避免损伤制品表面的弯曲模具,它主要由滑块顶杆、侧压滑块、侧压块、成型推块、成型上压块、上模座和下模座组成;所述的滑块顶杆和成型上压块安装在上模座上,滑块、侧压块、成型推块安装在下模座上,成型推块与放置有制品的成型上压块相对;所述的侧压滑块有两块,两块侧压滑块的外端可分别与两根滑块顶杆的上端顶靠而沿两侧向分别向成型推块移动,冲顶冷冲压件的两侧壁。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弯曲过程中,其弯曲面是利用两侧移动的滑块与冲头的配合来完成的,冷冲压件的表面不会与冲头的内壁发生摩擦,冷冲压件表面的电镀层也就不会受到损伤,从而较好的保护了冷冲压件表面的电镀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冷冲压件的半成品和成品;
图1C是习用弯曲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是本实用新型生产的冷冲压件的内120度半成品、内120度半成品和成品;
图3A、图3B、图3C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冷冲压件的内折120度半成品、内折120度半成品和成品弯曲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三道工序完成冷冲压件的弯曲。
如图3A所示,第一道工序,通过弯曲凹模1A与冲头2A的配合,将冷冲压件弯曲成内折120度的半成品10A(如图2A所示);
如图3B所示,第二道工序,通过弯曲凹模1B与冲头2B的配合,将冷冲压件弯曲成内折120度的半成品10B(如图2B所示);
如图3C所示,第三道工序,通过成型推块1与成型上压块3及协同侧压滑块2的配合,将冷冲压件弯曲成内折90度的成品10C(如图2C所示)。
本实用新型重点展示的是第三道工序弯曲模,该弯曲模是一种避免损伤制品表面的弯曲模具,它主要由成型推块1、侧压滑块2、成型上压块3、滑块顶杆4、侧压块5、上模座及下模座(图中未示)。
所述的滑块顶杆4和成型上压块3安装在上模座上,成型推块1、侧压滑块2、侧压块5安装在下模座上。
所述的成型推块1冲压端两侧内凹11,它与放置有冷冲压半成品10B的成型上压块3相对;所述的侧压滑块2有两块,两块侧压滑块2的外端可分别与两根滑块顶杆4的上端顶靠而沿两侧向分别向成型推块1移动,冲顶冷冲压件10B的两侧壁至成型推块1冲压端两侧的内凹11,使冷冲压件10B向内弯曲,形成如图2C所示的内折90度的成品10C。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采用侧压滑块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的弯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加新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加新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