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创伤负压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2764.1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邱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燕萍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4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伤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创伤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护理中,常常需要进行伤口引流。特别是大面积的创伤、烧伤、褥疮、糖尿病溃疡等情况下,创面有大量的体液渗出,必须对创面进行及时的引流,这样才能避免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在现有的技术中,对于浅表创面,普遍采用纱布敷料更换治疗,工作量大,消耗材料多,疗效欠佳,而且纱布易被渗出液浸湿,导致伤口的再感染;对于采用引流管引流的也主要是使用单腔引流管连接普通的负压吸引器,这种办法的缺陷是:当吸引管堵塞或者引流管路上发生漏气时,普通的负压吸引器无法报警提示,伤口会失去负压无法正常引流,需要护理人员经常查看排除,人工介入较多,智能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能对堵塞、漏气等故障进行报警,创面被完全封闭、隔离,引流彻底并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可以连续长时间工作的创伤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创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由泡沫敷料、透明贴膜、吸引管、储液罐以及专用负压吸引器组成,泡沫敷料通过透明贴膜封闭固定在创面上,吸引管的一端通过粘贴式吸盘固定在设有引流孔的透明贴膜上,另一端连接透明储液罐,储液罐再连接专用负压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泡沫敷料、透明贴膜、粘贴式吸引管、储液罐以及专用负压吸引器组成一个封闭的伤口引流系统,可以对创面进行连续的负压引流。由于泡沫敷料具有极其丰富的孔隙使其有着良好的吸水性能和透水性能,能将伤口渗液及时吸收并在负压的作用下排出,无需经常更换,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且创面被完全隔离保护,有效防止外界细菌入侵,防止交叉感染,从而增加创面快速愈合的效果;敷料更换次数的减少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有引流腔和测压腔的引流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至少有着储液室和测压室的储液罐和至少有着引流压力传感器和伤口压力传感器的专用负压吸引器组成一个引流和测压完全独立工作的负压引流装置,可以对创面进行连续、实时的压力监测。当正常引流时管路畅通、不漏气,专用负压吸引器的测压口和引流口实际上是连通在一起的,压力一致不会引发报警;但当引流管路堵塞和漏气时势必造成专用负压吸引器的测压口和引流口的压力不一致引发报警,提醒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智能化程度,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护理人员巡查次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泡沫敷料,2.透明贴膜,3.吸引管,31.引流腔,32.测压腔,33.粘贴式吸盘,4.储液罐,41.储液室,42.测压室,5.专用负压吸引器,51.引流口,52.测压口,53.引流压力传感器,54.伤口压力传感器,55.真空泵,6.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从附图中可看出,一种创伤负压引流装置,其包括泡沫敷料1、透明贴膜2、吸引管3、储液罐4、专用负压吸引器5。使用时,泡沫敷料1通过面积比创面6大的透明贴膜2封闭固定在创面6上,吸引管3的一端通过粘贴式吸盘33贴在设有引流孔的透明贴膜2上和泡沫敷料连接,另一端连接透明储液罐4,储液罐再连接专用负压吸引器5,从而建立一个封闭的创伤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吸引管3是双腔的,分别是引流腔31、测压腔32;与之相适应的,储液罐4有储液室41、测压室42,专用负压吸引器5有引流口51、测压口52。
吸引管3的引流腔31的一端通过吸盘33粘贴在透明贴膜2上和泡沫敷料1连通,另一端和储液罐4中的储液室41连通,储液室41和专用负压吸引器5的吸引口51连通,吸引口51和引流压力传感器53、真空泵55连通,从而真空泵55产生的负压通过吸引口51、储液室41、引流腔31、吸盘33、泡沫敷料1作用在创面6上,将创面6渗液通过泡沫敷料1、吸盘33、引流腔31引流到储液室41中,引流压力传感器53检测真空泵55产生的负压大小,由此组成一个引流通路;
吸引管3的测压腔32的一端通过吸盘33粘贴在透明贴膜2上和泡沫敷料1连通,另一端和储液罐4中的测压室42连通,储液室42和专用负压吸引器5的测压口52连通,测压口52和伤口压力传感器54连通,从而将创面6上的压力通过泡沫敷料1、吸盘33、测压腔32、测压室42、测压口52实时传递到伤口压力传感器54,由此组成一个测压通路;
本实用新型在正常工作时,引流通路和测压通路通过吸盘33连通,引流通路上的引流压力传感器53采集的压力和测压通路上的伤口压力传感器54采集的压力是一致的,专用负压吸引器55不会产生报警;当引流通路或测压通路发生堵塞或漏气时,引流通路上的引流压力传感器53采集的压力就会高于或低于测压通路上的伤口压力传感器54采集的压力,专用负压吸引器5即会产生报警提示护理人员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燕萍,未经邱燕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