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矩形厌氧生物发生器的高效三相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1909.6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6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俞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联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4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矩形 生物 发生器 高效 三相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相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矩形厌氧生物反应器的高效三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固三相分离器是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核心部分,利用三相分离器能够使反应系统内保持较大的生物量,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能有效去除高浓度的污染物。
反应器内的气液固三相混合液在三相分离器处进行泥和水的分离,分离后的气水混合液通过沼气提升管上升到气液分离器,继续进行气液的分离。分离的大量污泥回到反应器底部继续参加反应,清液从出水槽排出反应器,分离的沼气通过集气室收集,排出反应器进一步再综合利用。
目前三相分离器的形式多样,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分离器采用玻璃钢、不锈钢材质,施工难度大,且易发生漏气现象;
(2)每个分离器都设有导气管,结构复杂,且导管易被固渣或油污堵塞;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矩形的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在反应器的两侧面采用钢混结构修建两个总气室。单个的三角形三相分离器交错排列成两层以上,每个分离器不单设排气口,单个分离器侧面通过连接气管直接插入墙中,与总气室连接。气体收集到总气室中,统一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主要在以下方面:采用了总气室排放,避免了传统三相分离器的单个气室单独导管导气固渣容易堵塞的情况;且采用该种结构,也使得三相分离器的安装容易;使用连接气管,使得密封性能良好,避免了常见的漏气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新型三相分离器的厌氧反应器
图2为单个三相分离器与总气室连接的局部图
图中,1.进水口;2.进水支管(气水混合);3.三相分离器;4.总气室;5.出水堰;6.走道板;7.配水器;8.支撑;9.连接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如图1所示,进水与排放的沼气混合,通过进水支管2,从厌氧反应器底部的进水口1排出。反应器内的气液固三相混合液在三相分离器3处进行泥、水、气的分离。分离的污泥滑落到反应器底部,分离的水继续上升,通过出水堰5排出反应器外。分离的气体在三相分离器3中通过连接气管8,被集中收集到总气室4中。气体从总气室4排放到配水器7,在配水器7中排出的气体与反应器进水进行混合裹挟进入厌氧反应器。混合进入反应器的气体在厌氧反应器中起到了搅拌的作用,大大增加了反应器效率,更加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的启动。
如图2所示,连接气管9与三相分离器3是一次成型,气管9直接插入墙内与总气室4连接,这样避免了漏气现象的发生。三相分离器3由固定在墙面的支撑8作为支撑,安装简单,且不受反应器和分离器规模大小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联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联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3D相变存储器阵列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显示设备和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