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煞车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1533.9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7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吕舜田;洪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舜田;洪明生 |
主分类号: | B62L1/02 | 分类号: | B62L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煞车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煞车冷却装置,利用冷却水涂布在自行车轮圈两侧,达到降低轮圈与煞车皮持续磨擦产生的温度,避免煞车皮过热产生质变失效。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煞车系统,无论是应用于公路型、登山型或休闲型脚踏车,皆利用煞车皮或煞车碟盘来完成煞车动作,一般的煞车结构主要透过煞车C夹持煞车皮压住轮圈两侧,提供制动力使行驶中的自行车得以减速或停止,当自行车行使在长距离下坡路段时,煞车皮会持续夹压磨擦轮圈,造成轮圈及煞车皮温度上升,从而影响煞车效果,使骑乘者在行驶中发生危险。
鉴于此,本发明人基于现有自行车的煞车系统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理念,通过多年专业领域的经验,及多方巧思、试验后终于成功研发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煞车冷却装置,可确保自行车的煞车功效完整,并兼具饮水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行车的煞车冷却装置,即在自行车的车把手上锁设一水箱挂架,水箱挂架左右两侧各设有一U型扣环,U型扣环扣设于车把手上以螺母锁固,水箱挂架前端设有一鸠尾座,鸠尾座结合水箱后侧鸠尾槽,水箱顶侧设有水箱盖,水箱盖侧边设有吸管插座,水箱内有冷却水,水箱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出水口,出水口上各设有一出水阀,出水阀上侧设有一可控制出水量的流量控制钮,出水阀的中段部设有可连接输水管的接水口,接水口通过输水管与给水头相连,给水头前侧设有一可螺合调整钮的内螺孔,调整钮中心设有一通孔,前侧设有含水布。
所述输水管连接至自行车的后轮圈旁,并以束带固定于车体上。
所述调整钮中心设有一通孔连接含水布,旋转调整钮时可调整含水布与轮圈之间的距离。
所述水箱前侧设有可观测到水箱内的冷却水是否足够的水量刻度。
所述水箱顶侧设有水箱口并设有过滤网,可过滤冷却水中杂质,使冷却水经过输水管时保持畅通。
所述水箱底侧中间的出水口,衔接吸管插设于水箱盖口的吸管插座,当水箱内装设饮用水时,可立即以吸管饮用。
所述水箱盖上设有一气孔,该气孔可使冷却水流出顺畅。
采用上术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大气压力,输水管将冷却水引导至给水头,冷却水经过通孔由含水布吸附,并涂布在自行车轮圈两侧,达到降低轮圈与煞车皮持续磨擦产生的温度,避免煞车皮因过热产生质变失效,同时在水箱内装设饮用水还可供随时饮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结合于车体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阀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阀调节冷却水量控制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含水布与轮圈间距调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含水布与轮圈间距的调整示意图。
标号说明
20水箱挂架 21U型扣环
22螺母 23鸠尾座
30水箱 31鸠尾槽
32出水口 33水量刻度
34水箱盖 35气孔
36水箱口 37过滤网
38吸管插座 40出水阀
41流量控制钮 42接水口
43输水管 44给水头
45内螺孔 46调整钮
47含水布 48通孔
49吸管 80冷却水
90车把手 91束带
92轮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舜田;洪明生,未经吕舜田;洪明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复合线材
- 下一篇:温度传感器电缆接头凹槽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