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深井马头门处一种新型井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0566.1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姚直书;程桦;荣传新;宋海清;邓昕;王晓健;蔡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5/00 | 分类号: | E21D5/00;E21D5/11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深井 马头 一种 新型 井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建筑领域,具体的说是煤矿深井马头门处一种新型井壁结构。
背景技术:
马头门作为井筒与车场巷道连接处,其受力状态十分复杂。特别对于深井,处于高应力下的马头门受多次施工扰动,应力集中严重,围岩应力往往超过岩体强度,引起马头门处围岩失稳,造成马头门和上部井壁结构破坏,危及矿井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防止马头门处围岩发生大变形引起井壁破坏,本实用新型提出:在马头门处上、下10m范围内对井壁采用新结构和新材料进行加强支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为:
煤矿深井马头门处一种新型井壁结构:
(1)、在煤矿深井马头门上口10m范围内的环形井壁采用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SFRC50;
(2)、在马头门上口5m位置处,环形井壁的外壁设置有数个单锥形壁座,壁座下表面为平面,环形井壁位于壁座下表面处断开,形成环形隔离缝,隔离缝内涂抹防水沥青。
所述的环形井壁混凝土结构为双圈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即混凝土中采用内外两圈钢筋,在混凝土中分布有钢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由于马头门处井壁结构受力复杂,混凝土不但要受到压应力作用,而且还要受到拉应力和剪应力作用,井壁更易发生破裂,因此,在煤矿深井马头门上口处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主要在于提高井壁的抗拉、抗剪等复合承载力,对井壁受力是十分有利的。根据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过去马头门上面井壁破坏时,主要是马头门顶板出现较大的下沉变形,使井壁受到较大的拉应力作用,导致井壁破坏,所以,为避免井壁拉坏,在马头门上面5m位置处设置一个单锥形大壁座,将井壁在该处断开,则可通过它的变形将部分应力释放,避免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煤矿深井马头门处一种新型井壁结构:
(1)、在煤矿深井马头门上口10m范围内的环形井壁采用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SFRC50;
(2)、在马头门上口5m位置处,环形井壁的外壁设置有数个单锥形壁座1,壁座下表面为平面,环形井壁位于壁座下表面处断开,形成环形隔离缝2,隔离缝2内涂抹防水沥青。
所述的环形井壁混凝土结构为双圈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即混凝土中采用内外两圈钢筋,在混凝土中分布有钢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巷道辅助运料系统
- 下一篇:套管完井水平井分段找水测试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