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融雪道路及道路融雪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9986.8 | 申请日: | 200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8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在兴;李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在东;李在兴 |
主分类号: | E01H5/10 | 分类号: | E01H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融雪 道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融雪道路及道路融雪系统。
背景技术
每年的冬季,大雪都对全国各城市交通带来严峻挑战。在大雪来临后,各地均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清除主要街道和各大高速公路的积雪,以便尽快疏通各交通要道。通常所采用的方法包括:
1、采购专业的推雪车对主要路段进行推雪。但是由于专业的铲雪车成本较高,结构复杂,且只有在下雪天才能使用,所以各地均配备较少;推雪车无法清除已被压实的积雪;对于连续降雪来说,这种方式无法保证及时清除,恢复交通。
2、集中大量的人力来清除。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效率极低,而且对于连续降雪来说,这种方法也无法保证及时清除。
3、在主要路面上撒化雪剂或溶雪剂(主要是盐)。这种方式虽然较为简单,操作也方便,但副作用较多,副作用主要表现在:1、对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的损害;2、对公路附近地区的环境的损害;3、对使用区的水钠质成分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能自动融化道路上的积雪的自动融雪道路及道路融雪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自动融雪道路,所述的道路至少包括路基层和设在路基层上的路面层,在所述的路面层内或者路基层与路面层之间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电源电连接。
其中,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带、电加棒、电加热涂料层或电加热网。
其中,所述的电加热带为长度与道路宽度相适配的钢带,所述的钢带间隔设置在路面层内或者路基层与路面层之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道路融雪系统,所述的道路至少包括路基层和设在路基层上的路面层,其特征在于,由电加热装置,用于控制电加热装置工作电压和/或电流的功率调整装置以及电源组成,其中,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功率调整装置电连接,所述的功率调整装置和电源电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用于设置在路面层内或者路基层与路面层之间;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带、电加棒、或电加热网。
特别是,还包括:温度采样装置,用于采集路面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信息输出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温度采样装置采集的温度信息,并按照预定程序输出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的控制装置设置在功率调整装置与电源之间,所述的功率调整装置按照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信号调整电加热装置工作电压和/或电流。
采用上述的结构,只要将设置在路面层内或者路基层与路面层之间的电加热装置通电,就可以很方便的对路面加热,以达到自动融雪的目的;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无污染;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有利于加固路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融雪道路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融雪道路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道路融雪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自动融雪道路,所述的道路至少包括路基层1和设在路基层上的路面层2,在所述的路面层2内或者路基层1与路面层2之间设有电加热装置3,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电源电连接。这样,只要将设置在路面层内或者路基层与路面层之间的电加热装置通电,就可以很方便的对路面加热,以达到自动融雪的目的;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无污染;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
上述的路面层是指道路的表面层,对于沥清铺设有道路来说,所述的路面层为沥清层,对于用水泥铺设的道路来说,所述的路面层为水泥层;上述的路基层位于路面层之下,用于承托路面层,无其它含义;
上述的电加热装置3可以为任何能设置在路面层内或路基层1与路面层2之间的电加热装置3,如各种电加热带、电加棒、电加热涂料层或电加热网等均可。例如,上述的电加热带可以为长度与道路宽度相适配的金属带,如钢带,所述的钢带间隔设置在路面层内或者路基层与路面层之间,并且,如果采用金属带作为电加热装置的话,还可以提高路面强度。
上述的电源可以为通常采用的各种电源,如220V交流电、380V交流电、各种柴油、汽油发电机发出的电,各种直流电等均可。电加热装置与电源的连接方式不限,可以根据电源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如可采用星形连接,也可以采用三角形连接等。为了安全起见,电压最好选在安全电压36V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在东;李在兴,未经李在东;李在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9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