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7534.6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0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苏志铭;许胜钦;蔡奇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5/01 | 分类号: | H01Q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频天线,特别指一种可调整天线共振频带的多频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的进步,行动信息媒体或个人数据管理工具等均广泛地采用无线传输技术,例如笔记型计算机等电子产品时常需要与其它数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而利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则可简化许多设定及接线的麻烦。
为达到上述的无线传输的目的,一般电子必须装备有天线,而目前的产品大多内建有天线装置,以利使用者进行无线传输的功能,一般电子产品的天线大致有的内建天线和外接天线。微型的内建天线可以减少整体的体积,也避免了外露。相反地,对于外接天线而言,则可以藉由转动天线的位置和方向来获取较佳的接收方位。
由于目前的无线电子产品均朝向轻薄短小的设计概念,相对的,天线也必须局限于一定的体积之内以符合产品的需求,天线的结构会形成相当复杂的态样。因此,如何设计出体积小、重量轻及信号收发稳定的天线,将会是天线技术领域未来必须突破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频天线,其能够进行双频带/多频带的操作,并能调整天线的共振模态的频率,以取得所需应用的频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多频天线,其具有平面化的设计,可有效缩小多频天线的体积及尺寸,以符合无线通讯系统装置微小化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频天线,包含:一基板;一接地面,其设于该基板上,该接地面包含一短路点及一接地点;一第一辐射路径,其设于该基板上且邻近于该接地面,该第一辐射路径的一端设有一对应该接地点的馈入点,且该第一辐射路径上具有一第一连接点及一第二连接点;一第二辐射路径,其设于该基板上且邻近于该第一辐射路径,且该第二辐射路径连接于该第一辐射路径;一第三辐射路径,其设于该基板上且连接于该第一辐射路径的该第二连接点;以及一短路路径,其设于该基板上,该短路路径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该短路点与该第一连接点。
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一种多频天线,包含:一基板;一接地面,其设于该基板上,该接地面包含一短路点及一接地点;一第一辐射路径,其设于该基板上且邻近于该接地面,该第一辐射路径的一端设有一对应该接地点的馈入点,且该第一辐射路径上具有一第一连接点及一第二连接点;一第二辐射路径,其设于该基板上且邻近于该第一辐射路径,且该第二辐射路径连接于该第一辐射路径;一第三辐射路径,其设于该基板上且连接于该第一辐射路径的该第二连接点;一第四辐射路径,其设于该基板上且连接于该第一辐射路径;以及一短路路径,其设于该基板上,该短路路径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短路点与该第一连接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调整天线的结构、路径、宽度及其它参数以激发共振频带,并利用第三辐射路径控制操作频带的频段比例,使该天线可以在所需的频带范围进行操作,且具有良好的天线特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多频天线为双频带或多频带应用,且该多频天线能与系统电路整合在一起,具有平面化及尺寸小的优点,可应用于微小化的通讯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频天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多频天线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频天线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络的S11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频天线应用于900MHz操作的SmithChart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频天线应用于1900MHz操作的Smith Chart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多频天线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络的S11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多频天线应用于900MHz操作的SmithChart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多频天线应用于900MHz操作的SmithChart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2 多频天线
10、20 基板
11、21 接地面
111、211 短路点
112、212 接地点
12、22 第一辐射路径
121、221 馈入点
122、222 第一连接点
123、223 第二连接点
13、23 短路路径
14、24 第二辐射路径
15、25 第三辐射路径
26 第四辐射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7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