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6872.8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高见;任俊友;孙林智;廖祖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保护层 垫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属于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构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关系到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若钢筋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要求则必须按技术要求进行处理,直至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施工中,必须对钢筋骨架进行支撑,支撑方式大多采用钢筋底部安装塑料垫块、木质垫块、混凝土预制垫块来控制钢筋位置,然后浇注混凝土。现今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按设计要求预制一种水泥砂浆垫块,上有两根扎丝以此捆扎在钢筋上,将模板与钢筋隔开,垫块的厚度即是保护层的厚度,这种方法不仅成本高、费工费时,而且垫块易破碎,扎丝易脱落,使保护层失控而导致钢筋外露锈蚀,给工程造成隐患,缩短工程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结构简单、方便制造、稳定性好、能有效地与钢筋和混凝土融合在一起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用其卡在钢筋上控制钢筋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厚度,使得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包括卡环和垫块本体,卡环的上部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表面均布有齿形形成齿形卡口,垫块本体与卡环的底部固定连接,垫块本体包括外环和位于中间的支撑梁,在外环与支撑梁之间设置薄腹壁。
作为优选,所述薄腹壁的最大厚度为增至与外环和支撑梁的宽度相平;
作为优选,所述垫块本体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且其上平面与卡环的下底面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本体的底部为拱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本体与卡环一体成型。
该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好,薄腹垫块刚性好、抗压强度高、不易变形、实用性强,使得工程质量有保证,用其卡在钢筋上使得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该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包括卡环1和垫块本体3,卡环1的上部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表面均布有齿形形成齿形卡口2,卡环1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塑料卡环1的弹性好,韧性强。垫块本体3与卡环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垫块本体3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且其上平面与卡环1的下底面大小相同,在该实施例中垫块本体3与卡环1一体成型,垫块本体3的下底面为拱形面7。垫块本体3包括外环5和位于中间的支撑梁4,在外环5与支撑梁4之间设置薄腹壁6,其厚度可按照需要调整,作为最佳方式,所述薄腹壁6的最大厚度可增至与外环5和支撑梁4的宽度相平形成薄腹垫块,本实施例是用注射的方式制作该薄腹垫块,所述薄腹垫块具有刚性好,抗压强度更高,不易变形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6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